(1267)张帝 – 幸运的不在于成为第几例,而是能帮助他人​ – 2025年09月23日

2025-09-23 22:06  阅读 58 次 评论 0 条

张帝,浙江省第1267例,来杭州余杭,2025年9月23日,采集323毫升!

9月23日上午,微凉的秋风拂过西子湖畔,在杭州某定点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的病房里,张帝正平静地躺在床上,完成他的“使命”。

为保持血液畅通,他手中始终规律地抓握着一颗红色压力球。一松一握之间,球体仿佛被赋予了心跳的节奏,成为生命接力的无声律动。注视着血液缓缓流入分离机,他说:“这是我做过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希望这袋‘生命的种子’,能为患者重启崭新的人生。”

作为一名消防工程师,张帝工作繁忙,却连续六年坚持无偿献血,累计捐献血量已超过3000毫升。“最开始献血的初衷,是杭州一起突发公共事件。我通过新闻了解到烧伤病人临床救治需要持续、大量用血,媒体紧急呼吁公众献血,当时我就去了。这个习惯也慢慢坚持到了现在。”

2024年6月,在一次无偿献血过程中,张帝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随即加入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许多血液病病人的最后手段,也是延续他们生命的唯一方式。当时觉得多留出10毫升血样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按下生命的重启键,挺值。”这个决定,如同播下的一粒种子,静静地等待着生根发芽。

时隔一年,张帝接到余杭区红十字会初筛回访的电话,心里既惊讶又意外。“当时工作人员提醒我说要通知家里人,但是我没有犹豫就直接同意了。能够以我之光,点亮他人生命之灯,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

在高分辨采样配型和体检顺利达标后,原本体重偏胖的张帝不顾工作疲惫,每天坚持锻炼,妻子吴美美也主动为他调理饮食。“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捐献无损健康的同时还能挽救他人,我觉得挺好。”吴美美说,“我能做的,就是帮他保持最好状态,也让患者有更好的康复机会。”

“因为您,我有了战胜病魔的底气;因为您,一个家庭得以告别绝望,重新拥抱未来。无论未来如何,您的善举已在这世上开出了最美的花……”听着受捐者亲笔写下的感谢信,张帝也送上了真挚的祝福,“希望患者能早日恢复健康,重新体验生命的珍贵与美好。”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采集,张帝成功捐献32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1267例、杭州市第399例、余杭区第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手捧这袋“生命的种子”,他坦然分享自己的捐献“经验”:“原来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差不多。如果有需要的话,未来我会把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告诉更多人,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传递爱与温暖。”

作为余杭区第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帝却认为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不是“光环”。“我觉得特别幸运。但这份幸运不在于成为第几例,而在于我能成为这个爱心大家庭的一员,有机会去帮助别人。”

2021年,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原余杭区一分为二,造血干细胞捐献例数从50例调整为25例。历经四载,随着张帝的成功捐献,新余杭区造血干细胞捐献例数重回50例,累计入库近6000人。区红十字会温暖领航“余杭速度”,全方位形成共识提升“余杭温度”,博爱为怀做暖“余杭模式”,形成了广泛参与、示范引领的良好社会氛围。

来源:余杭红会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x1267.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