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杨泳 – 父母极力反对 耐心开导终获理解 – 2014年04月08日

2015-04-11 10:38  阅读 862 次 评论 0 条

第169例 杨泳 杭州市 2014-4-8

4月4日,余杭区红十字会与崇贤街道的工作人员一起,为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管理科的27岁小伙杨泳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仪式,这位来自百丈镇的80后小伙成为了全区第7位、全省第169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2013年7月入库 5个月后就配型成功

说起自己这次捐献经历,杨泳用了“挺幸运”三个字来形容。

2013年7月,街道组织大家无偿献血,杨泳献完血后还留下了10毫升血样,正式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这意味着,他的资料被录入了中华骨髓库,随时等待帮助配型的患者。

12月,杨泳的血样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并于随后完成了高配。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话来说,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与患者配型的位点必须在8个点以上,这样的概率,不亚于买彩票中了500万。

“很多志愿者好多年都没配对成功,我半年不到就配上了,挺幸运。”在欢送仪式上,杨泳如是说。

父母极力反对 杨泳耐心开导终获理解

初配成功,杨泳就把自己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

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又还没结婚,父母说什么也不同意儿子去捐献。“我妈妈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过来,告诉我‘你不要去哦,你不要去哦’,在他们的观念里,以为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是要从骨髓里抽的,想想就害怕。”

杨泳前前后后作了父母的思想工作不下10次,每次回家,他都要给父母“科普”一下。杨泳告诉妈妈,“如果我不去,那个人可能就没命了,那是一条命啊,我良心过不去。”几番下来,父母终于同意了。

为了照顾到杨泳的捐献时间,清明前夕,父母特意安排儿子提前回家过了清明节。“他们现在支持我了,我挺开心的。”

注射四天动员剂4月8日正式采集

上午8点半,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医生通过静脉采集全血的方式,将造血干细胞从血细胞分离机中提取出来,再将其它的血液成分回输到杨泳的体内。看着机器上方那一小袋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由少成多慢慢变红,杨泳显得有些激动。同学毕朝晖这些天一直在杭州陪着他,说起杨泳这几天的状态,毕朝晖说,“我们大家都很支持他,挺了不起的。昨天他还有些紧张,现在看他挺轻松的样子,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上午9点,杨泳的叔叔从百丈老家赶来看他。“爸爸今天有事,就委托叔叔来。我妈说她还是不敢看,就不来了。”杨泳说。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拿出手机,替杨泳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母子俩在电话里简单交谈了几句。妈妈最关心的,还是杨泳的身体。“挺好的,你放心吧。”杨泳在电话里对妈妈说。

同样赶来看望杨泳的,除了省市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杨泳的同事以外,还有余杭区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柴立见。他早上5点多就从鸬鸟的家里出发,赶到了省中医院。一进病房,细心的柴立见就看到杨泳穿着短袖的两条手臂都露在棉被外头,他转身对医护人员说,“拿一床薄毯子给他盖上,手上回血的地方会冷。”

柴立见告诉记者,几天前,杨泳的妈妈还特意给他打电话,询问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他都耐心地给老人家作了解释。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吴芳华说,但凡有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前的捐献者都会尽量赶来看望一下,因为这场特殊的缘分,使得大家更像是一家人。

中午12点18分,杨泳顺利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01毫升。这些承载另一个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立刻被江苏红十字会赶来的志愿者接上,马不停蹄地送往江苏,用于救治一位1962年出生的白血病患者。“希望他能早日康复。”杨泳对前来的志愿者说。

(沈雯)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x169.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