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救人一命的富阳好人,如今遇到难题,好消息是 ……

11年前救人一命的富阳好人,如今遇到难题,好消息是 ……

3月28日下午,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在龙门镇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洪根钢家中,给他送上了1万元救助金。 洪根钢是谁?为何他会收到1万元救助金?一切要从11年前说起 11年前,他捐献造血干细胞 给他人送去生的希望 在龙门镇,可以说没有人不知道洪根钢,他是龙门镇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村民,也是富阳第4人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今年51岁的他是龙门镇一名普通农民,平时做泥水匠营生。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他,皮肤黝黑,身材健硕。 而他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与他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有关。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只要看到献血车,就会去献点血”。2008年某次献血后,他正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 2012年4月,富阳市红十字会从省红十字会得到消息,洪根钢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高配均成功。他想都没想,当即表示愿意捐献。 然而到了6月8日,马上要进入采血程序,洪根钢提出:“能不能缓一缓?”原来他在造纸厂打工的爱人,左手不慎卷进运转的卷筒,造成整个手背表皮脱落,需入院治疗数月之久。 他希望能照顾爱人一段时间,等她病情稳定了再去杭州捐献。 但是,那位患者已经等不及了,他已经在无菌仓两天,如果再等下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为免去洪根钢的后顾之忧,富阳市红十字会请了一位保姆在医院照顾他爱人,他这才安心来到省中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 在采血后,他说:“这就是缘分。”那名远在武汉的患者,正好比洪根钢小了一轮,都属牛,甚至连身材都差不多。 献血、关怀困境儿童…… 他一直在从事公益活动 在这之后,洪根钢仍坚持献血。 但到了2019年,他查出患有高血压,不宜再献血。“内心还是很遗憾的,只能做做宣传员,给大家讲讲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好处。”所以,龙门镇组织献血活动,他几乎每一次都到场,耐心为大家答疑解惑。 他还把这份爱心转移到区红十字会组织的“云帆计划”项目上。他负责联系的困境儿童有25名,分布在常绿、常安、上官、龙门、环山、湖源等乡镇,他每年至少上门三次。 “看着他们从四五岁到长大成人,这个过程真的很有成就感,还有孩子对我说,‘叔叔,等我工作了,我来接你的接力棒’。”孩子的一句话让他感动不已。 尽管洪根钢的经济条件不算很好,但是他愿意挤时间去陪伴这些孩子成长。“能做这些事,还是特别感谢老婆的支持,毕竟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停下手中的工作,对生活还是有影响的。” 11年后,妻子突发疾病 他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攒了一点积蓄,洪根钢打算今年将旧房子拆除重建,但妻子突发疾病打破了这一计划。“今年2月底,我老婆突然肚子痛得受不了,到了浙一医院之后,医生说是急性胰腺炎,再晚两三个小时送到,人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洪根钢心有余悸,他下定决心今年不再外出打工,也不打算造房子,就一心一意照护好妻子,让她养好身体。“这一次,老婆算是给我‘捡’回来了,肯定要好好珍惜。” 住院21天,自费部分的医疗费将近9万元,后续还要复查。 这点“小事”洪根钢不想麻烦任何人,连丈母娘、大姨子都没有说。但没想到却被另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黄智成意外得知。 洪根钢说,他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有一个微信群,大家经常在群里交流,私下也会聚一聚,相互之间关系很好。那天他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妻子,黄智成打视频电话给他,为了不让对方知道他在医院,洪根钢特意将摄像头往下放,可黄智成眼很尖,还是猜到了他在医院。看瞒不住了,洪根钢只能告知实情。 “后来,他们还把我踢出了35人的微信群,悄悄商量要来看望我老婆的事,最后派代表给我送来了1.7万元钱。”他说。 这一举动让洪根钢十分感动,他说:“捐献造血干细胞是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事,既可以救人,又结交了一群真朋友。” 记者从区红十字会了解到,2016年富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动员开展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工作的通知》,以加大激励,优化保障。区红十字会给予洪根钢的1万元补助金就源于该文件,符合“捐献者家庭如遇生活困难时,及时酌情给予一次性救助”。 可享受到的待遇还包括—— ◎捐献者本人终身免交临床用血费用,其配偶、父母和子女在800毫升用血量范围内终身免交临床用血费用; ◎给予捐献者一次性生活补助,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捐献者,给予人道救助; ◎捐献者优先纳入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保障范围; ◎捐献者享受“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献血者的待遇等。 记者手记 目前富阳入库志愿者达5528人,捐献数量达到36例,二者均排在省、市前列。这离不开政府及部门的努力,区委、区政府出台相关社会褒奖激励制度,区领导上门慰问每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区红十字会一方面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宣传,另一方面规范造血干细胞捐献流程,做好后期服务保障工作,降低反悔率与流失率。 这也离不开像洪根钢一样的“平民英雄”的爱心接力,18年时间,他们让富阳“最美现象”实现了从盆景到风景的蜕变,如今在富阳“最美”已成为一种“群像”。 说起这群“平民英雄”: ◎不得不提富阳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者——汪霖,他是浙江省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也是我国首位进行两次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不得不提洪根钢所在的龙门镇,尽管辖区人口数量不算多,但却是涌现了洪根钢、孙枨鑫、孙佳平三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不得不提“最美女孩”——许艾菲,她的事迹经央视报道后,推动富阳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6年里出现21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占了全区捐献者的60%。 来源:富阳日报   记者 周晓露 通讯员 屠丽敏
阅读 130 次
“不能让一个好人失望”

“不能让一个好人失望”

浦江县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遇困境 爱心义卖义买,全县回馈爱心 好人有好报。浦江44岁的普通农民张伟安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8年前做的好事现在得到了回报。 春节前,在浦江县街头,一场爱心捐献活动火热进行,人们要帮助的正是几年前浦江县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伟安。他的小儿子身患白血病,需要100万元左右治疗费用。 春节期间,众人义卖打底裤的4万余元善款被带上开往杭州的列车,再次证明了“好人终将得到好报”。 他是浦江第一个、金华第二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05年一次出差去北京的路上,浦江县仙华街道塘下村村民张伟安无意间看到新闻上播放台湾地区一名志愿者向大陆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感人事迹。后来,张伟安从北京返回杭州,第一件事就是到省血液中心抽样献血。 2007年底,一个来自省红十字会的电话打进张伟安家,杭州当地一名患有高危白血病的儿童急需成功匹配的造血干细胞,而张伟安成为8个初配成功志愿者中唯一高配成功的。次年1月2日,张伟安只身一人在浙一医院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而受捐病人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一次危情在质朴的爱心下化解了,张伟安成为当时浦江县首例、金华市第二例、全省第1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小儿子患上骨髓恶性肿瘤 他目前急需帮助 可张伟安没想到,过去他帮助了别人,8年后,他的家庭也需要他人伸出援手渡难关。 张伟安育有一女和一对双胞胎儿子。2015年年底,小儿子不幸被检查出患有骨髓恶性肿瘤,后经杭州一家医院进一步诊断,化疗周期为7个月,所需费用预计在100万元左右,这让平日里以卖鸡鸭为生的张伟安无法承受。 庆幸的是,当年成为全县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张伟安在几年后被邀请加入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爱心献血微信群,当他的困难遭遇被群友知道后,一场紧急救援行动随即展开。 帮卖鸡鸭、赠卖打底裤 能帮的咱都帮 今年1月31日下午,由浦江民间组织浦江爱心女人会自发举办的“全额捐献销售打底裤所得”爱心众筹活动落下帷幕。 得知张伟安家庭困难后,爱心女人会成员、浦江雷力仕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静艳除用6000元购买张伟安的鸡鸭外,又捐赠价值4.2万元的1200条打底裤,发动20余名姐妹设点销售,所得收入全部捐献给张伟安。 爱心销售之举得到市民们的热烈响应,经过一天的努力推广,1200条打底裤销售一空。而在此之前,大家还一起爱心认购了张伟安养殖的价值5万元的鸡鸭和蛋。“我们会尽力而为,能帮的咱都帮。”浦江爱心女人会会长吴学英说。 “一个热心公益的人把爱心奉献给社会,社会应该回馈给他,不能让好人流泪,这叫助人者自助,助人者天助之。”全程参与捐助的浦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丽丽也很动情。她希望社会可以继续帮助好人张伟安渡过难关。市民也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2374110帮助张伟安。 来源: 金华新闻网(记者董宏程 通讯员许乾虎)
阅读 954 次
加入中华骨髓库,再造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