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在杭州市某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来自海盐县的朱显沁成功捐献23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129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作为医护人员,我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人体是无害的,但却能切实帮助到别人。”朱显沁微笑道。
朱显沁今年25岁,是海盐县某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一名护士。“在校时,老师常教导我们,护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这是朱显沁时常说的话。
时间回溯到几年前,朱显沁在医学院上学。那时的他,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在思想上也积极要求进步。
他曾担任医学院团委副书记、班级副班长,被评为“绍兴市优秀共青团员”,在大二时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奉献和服务”的信念早就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如今,朱显沁从事ICU护士工作两年有余。期间,他见过很多生离死别,也见证了很多与死神赛跑的时刻,这让他对“生命”两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正是这份对生命的珍视,2024年6月,朱显沁在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知识后,便主动留取血样,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当得知自己的血样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后,朱显沁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答应捐献。
“这和在ICU抢救病人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守护生命,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作为党员、作为护士,这是我应该做的。”朱显沁平静地说。
采集过程持续了5个多小时,朱显沁的父母特地从海盐赶来医院陪他。“那天正好在吃饭,儿子突然跟我们说匹配上了造血干细胞,我们都吓了一跳。”母亲薛文说。
作为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得知儿子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们也曾有过担忧。但朱显沁用专业的医学知识,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父亲的沉默也最终化作了理解与支持。他明白,儿子递出的是一份可以挽救另一个家庭的希望。“他的捐献能挽救另一个家庭,应该支持。”父亲朱建忠表示。
采集完成后,朱显沁笑着说道:“人体造血干细胞再生能力特别强,捐完之后很快就能恢复,完全不影响身体健康,没有什么能比救人一命更有意义。”
大爱让生命延续,责任让生命升华,这是一名“00后”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海盐发布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公众号:zjhscv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