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生命,11月18日,王勇在省中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捐出20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成为镇海区第三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下午4时,红十字会志愿者搭机将王勇体内采集的“生命种子”送往北京304医院,在那里等待的,是一名4岁的白血病患儿。
当天上午10时,王勇进入省中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整个采集过程,他显得十分镇定,当医生一次次告知血细胞分离机更新的悬液数据时,王勇脸上有了越来越多的笑容。
王勇现为蛟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员工,时间倒转到2009年9月,王勇在参加广场活动时和几十名从事医务工作的同事一同留下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从那时起,他开始等待,希望有机会帮他人延续生命。
今年4月,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来电,告知其与一名4岁的白血病患儿已初配成功,通过采集血液高配及其后的体检环节,王勇被最终确认适合捐献造血干细胞。“这种概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能配上很不容易,感觉就像自己中了彩票。”“收到了很多单位同事及朋友的祝福,让我信心倍增,若通过自己的捐献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人生将更有意义。”王勇说。
在这之前,王勇已了解到,等待他救助的是一个年仅4岁的白血病患儿,虽未曾谋面,但当得知配型成功的那刻起,他就没有动摇过。“几个月前,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就是因患白血病离开人世,对我触动特别大,现在我有机会也有能力去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我有什么理由说不呢?”不过他坦言,父母也曾有过担心,认为干细胞捐献就是“抽骨髓”。他找了好多资料消除家人的误解。
下午2时,历经4个小时的采血,血细胞分离机的数据最终定格在205毫升。2小时后,“生命种子”由红十字会志愿者搭机送往北京304医院。
记者从省中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植入以后,两周至一月内就能通过患者血液成分检测,知道是否植活。此后,患儿可能还将进行抗排异、治疗并发症、恢复身体免疫功能等后续治疗。
“希望我造血干细胞不会跟患者产生排异反应,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展开,愿她早日恢复健康。”王勇同时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的市民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整个过程感觉就像献成分血,只不过多了机器自动采集的环节,一点儿也不可怕。”王勇说。
来源:镇海新闻网(记者张瑾 通讯员陈彦翰)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