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梁秀慧荣获全国2022年-2023年度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特别奖。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开始,梁秀慧就与台州温岭市红十字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台州温岭市“三献”志愿服务队队长,她长期参与无偿献血宣传、志愿服务和造血干细胞入库动员等工作,用大爱点燃生命的火种。

2011年,梁秀慧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陌生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献一份爱心,给另一个生命带来新生的希望
“很开心能帮助到别人,同时我也觉得很幸运,没想到造血干细胞入库三年就配对成功了。”2011年3月1日,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她与一名血液病女性患者配型相合时,梁秀慧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
“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我身体里的一部分将延续另一个生命的希望,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奇妙的连接。”两个多月后,在台州温岭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梁秀慧来到浙江省中医院,开始造血干细胞采集。
5月24日下午2时40分,医生带着这份“生命的种子”,从杭州出发,经过两个小时,赶回了上海。当天黄昏,梁秀慧的造血干细胞缓缓输入受捐者体内,完成了一次生命接力。
正常情况下,骨髓移植手术一般都要一个月才能康复出院,由于梁秀慧和这名患者的相合率极高(相合率达到98.76%),手术后10天,患者体内的细胞就开始自行生长了。出院后,这名患者找了一份会计的工作,并有了心爱的男朋友。
“我只是恰好成为了第一例。”每当被问及“台州温岭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身份时,梁秀慧总是这样轻描淡写。她说,这份“恰好”的相遇,也成了她这辈子最珍贵的缘分。
梁秀慧(右一)长期活跃在一线,从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等
做一座桥梁,帮助他人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温岭第一例”的身份,让梁秀慧成了身边人的“焦点”,但她更想当“桥梁”——连接起更多想捐献却不敢迈出第一步的人。
“很多人对捐献有误解,觉得会伤害身体,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捐献是安全的,也是能真正救人的。”梁秀慧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就跟献血差不多,自己捐献后,对身体没一点影响。
此后的十多年里,梁秀慧的身影频繁出现在献血车、乡村广场、工厂厂房等地。她不厌其烦地向大家讲述着自己的捐献经历、造血干细胞知识科普要点,还有无数个她帮助过的志愿者故事。
在红十字会的牵头下,梁秀慧参与成立了台州温岭“三献”志愿服务队。“每一个捐献者,跟患者相连接的都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每次活动,她都会邀请其他捐献者来分享故事,“很多人需要的不是冰冷的知识,而是真实的案例和温暖的鼓励。”
在她的带动下,截至目前,台州温岭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从2010年前的不足350人,增长至超过1600人,并已实现24例成功捐献。“看到越来越多人加入,我觉得自己的‘第一例’才有了真正的意义。”梁秀慧说。

梁秀慧陪伴儿子完成造血干细胞采样
像一颗种子,让更多的人成为“下一例”
“我老公话不多,但每次参加活动,他都会送我过去。后来,我说你干脆一起参加我们的活动,就把他拉进来了。”今年45岁的梁秀慧是台州临海人,2006年嫁到温岭,和老公一起经营一家母婴店。
因为要经常出去参加公益活动,梁秀慧便在店门口挂个牌子,将门一锁就出去了。“老顾客都知道,现在也见怪不怪了,有事还可以微信联系。”梁秀慧说,钱是赚不完的,但做公益的时间却是有限的。
2017年,梁秀慧做出了一个更令人敬佩的决定——签署遗体捐献同意书。“当初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救一个人的命。现在签遗体捐献协议,或许能帮更多人。”在她的动员下,丈夫也一同签下了同意书。
“这些不是荣誉,而是责任。”梁秀慧说,她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像一颗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种下希望和勇气,“也许未来,会有更多人因为我的‘第一例’,勇敢地成为‘下一例’。”
“现在,我们不单单要追求造血干细胞的入库率,还要确保质量,需要精准地开展动员工作。微光也能成炬,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我们‘三献’队伍中来,给更多的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如今,梁秀慧依然活跃在志愿宣传一线。她常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件普通的事。而在儿子眼中,妈妈就像一名“女超人”,在潜移默化中接纳了这份正能量,2025年1月他留取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多年来,温岭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团队互相影响,发展壮大,如今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梁秀慧还先后荣获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特别奉献奖,“台州好人”等荣誉称号。
来源:温岭日报 作者:朱丹君(刊登于“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公众号:zjhscv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