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李少华 – 你撸起袖子的样子特别帅 – 2017年12月29日

2018-01-01 22:36  阅读 1,658 次 评论 0 条

在浙江省中医院22病区造血干细胞采集室,33岁的李少华正躺在床上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在千里之外的江苏,一家医院的无菌室床上,一位20多岁、身患白血病的小伙子正等待着这袋“救命之血”。

12月29日上午,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缓缓启动,一份生的希望即将从浙江传往江苏,来自富阳的李少华成为全国第7004例、浙江省第382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

正在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李少华。 于伟摄

4个多小时采集 为江苏小伙带来生的希望

上午7时40分,李少华比约定的时间早了5分钟到达医院,等候捐献;8时13分,一切准备工作就绪;8点15分,李少华的血液开始通过输液管流出,造血干细胞采集的第一个循环开始;9时01分,采集工作的第一个循环完成;下午1点30分,李少华的造血干细胞采集顺利完成;下午2点多,满载着生命希望与浙江爱心的24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踏上送往江苏的路。

接下来,它将经历四五个小时的高铁,一路北上,一场生命接力启动。

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即将送往江苏。 于伟摄。

“我在想,那个小伙子是怎么样的人,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希望三五年后,能见他一面,看到他健康的样子。”两臂插着管子的李少华躺在床上笑着说,采集过程没有不适感,一想到他的这三四个小时能换来他人生命的延续,就觉得很值得。

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张宇告诉记者,在采集过程中,捐献者会经历12个左右的循环。捐献的量会根据受者的体重等情况而定,一般一次采集200到250毫升左右。这次配型,李少华与对方患者在点数上是全相合的。送至目的地后,仅需一两个小时,这袋造血干细胞即可全部输入患者体内。

“走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同的风土人情,我觉得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帮就帮点,兴许自己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刻呢。”李少华说。

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贺佳晶说,他也是富阳区乡镇干部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从鸭绿江到富春江 善良幽默之心从未改变

“亲爱的弟弟:你好!见字如面……我十分庆幸能够在别人需要我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更何况,这种援助是给予人生命……我们俩高分辨的结果也完全相合,今后可能会大大减少排异性。要不是我大你几岁,我真的怀疑咱俩是不是双胞胎呢。”这是李少华写给那个素未谋面、即将接受他的造血干细胞的白血病小伙的信。

采集结束时的李少华。 于伟摄。

信里满是轻松的语气,捐献前几天,对李少华来说却并不轻松。为顺利完成采集,从12月25日到28日,李少华开始每天2针注射“动员剂”。至29日上午,李少华共接受了9针这样的“动员剂”。注射过动员剂的第二天,李少华便有一些腰酸、背痛的感觉,晚间身体的酸胀感有时会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第三天最难受。”李少华说,这几天他还坚持锻炼,每天的步数多则2万多步,少的也要几千步,只为在捐献时保持好状态,尽可能提供较高质量的造血干细胞。

“跟救人比起来,这些酸胀感都是能忍受的,自己又当过兵,这些都算不了苦。”李少华说,部队、社会给了自己很多,如今自己也应该做更多的事来回报。

2006年,李少华军校毕业后,在吉林工作近6年;2012年转业回到家乡杭州富阳,目前是富阳区里山镇人民政府的一名乡镇干部。

80后的李少华,出生在富春江畔,是地道的富阳人。但29日早上,记者在浙江省中医院见到他时,他却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和妻子张显萍说话。等到9点多,父母从富阳赶来时,他又流利地说起了富阳话。

造血干细胞采集时,妻子张显萍一直陪伴在侧。 于伟摄

6年的东北生活,让李少华不仅得到历练,还从鸭绿江边带回了个东北媳妇儿,收获了美满的家庭。“这么久了,怎么才采了这么点血呀?我怕小伙子那边等着急。”“你以为榨汁呀,它有一个循环的过程。当然不会太快!”“要不再往脖子上也扎一针,这样输起来快一点。”夫妻俩的对话,常常引得在座的人忍不住发笑。

“在我们还没谈朋友之前,他就告诉我,他以后是要回南方的,希望双方都能考虑清楚,告知父母,他的坦诚和责任感一直让我很感动。”从十年前的鸭绿江边,到现在的富春江边,和李少华的相识、相知,如今想来,妻子张显萍仍印象深刻。

浙江两年增120多个捐献者 捐献完即可正常活动

张显萍说,当初听丈夫说要捐献造血干细胞,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还是担心。现在看他捐献过程一切都很顺利,便放下心来。“回去我还要跟别人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自己一点小小的付出却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真的很有意义。”

李少华与妻子张显萍。 于伟摄

“我倒是没什么顾虑。现在科技发达,跟以前骨髓捐献已经很不一样了,对捐献者没什么影响。”在省中医院,记者还见到李少华的父亲李焕根。他说,自己从30多岁就开始献血,每次基本都会献400毫升左右,拿到过三四本献血本,对儿子这样的行为是全力支持的。

随着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像李少华这样的年轻人加入到志愿捐献的队伍。

据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统计,近两年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已达120多例。同时,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共有入库人员7万余人。

“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张宇告诉记者,造血干细胞外周血占的量很少,只有骨髓里的1%。捐献造血干细胞与捐献血小板的过程类似,需要打“动员剂”将骨髓里的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里,再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将干细胞分离出来。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后,捐献者即可下床正常活动,饮食上也无需有新的调整,“只要注意休息,不熬夜即可。”

此外,据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实行“双盲”原则,捐献方和受捐方的具体信息对双方都是保密的。如双方希望见面,可在捐献满两年后,在红十字会组织下安排见面。

来自:浙江新闻客户端 | 见习记者 黄慧仙 记者 陈宁 通讯员 于伟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x382.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