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一封没有收件地址的感谢信,悄然抵达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科病房。信中,一位血液病患者向我县第1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汪根培倾诉感恩;而正在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汪根培,也早已让家人代为执笔,写下满含力量的回信,为素未谋面的 “战友” 加油鼓劲。
汪根培的妻子轻轻展开那封特殊的来信,逐字逐句读给正在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的丈夫听。在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科的病房内,输液管缓缓输送着生命的 “种子”,汪根培的目光却始终带着关切,当听到信中提及患者因匹配到合适干细胞、重新燃起生的希望时,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尽管与患者素未谋面,汪根培却始终牵挂着对方的病情。采集间隙,他特意让妻子代笔回信,字里行间满是鼓励。按照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规定,为保护双方隐私,信件需由红十字会转交,且不能包含任何个人身份信息,因此这场特殊的“书信”交换,没有具体的收件地址,更没有彼此的姓名。也正因这份 “未知”,两份跨越距离的善意更显纯粹。
据了解,汪根培此次共捐献了330毫升外周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也是浙江省第1281例成功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更是我县的第15例。
早在2021年,汪根培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能为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今年年初,当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答应捐献。这份果断的背后,离不开家庭的影响与支持。汪根培的父母一直坚持敬老助学,多年来用善举温暖着身边人。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汪根培从小就养成了乐于助人的习惯。
“他平日里便乐于在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人,因此当他这次做出勇敢决定时,家人都给予了充分支持。就连年幼的孩子也充满好奇,主动询问父亲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而他给出的答案简单而温暖——通过献血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汪根培妻子 洪晶
来源:淳安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方利峰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公众号:zjhscv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