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在杭州某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随着仪器的持续工作,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安吉分中心记者俞乐斌捐献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33毫升,完成了人生中最特殊的一次“报道”——这一次,他无需纸笔,而是用热血书写;不是记录者,而是成为点亮他人生命的践行者。
今年9月9日,俞乐斌接到了安吉县红十字会电话。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他的血样与一名外省的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征询他是否愿意捐献。
“没问题,需要我做什么,我一定配合。”俞乐斌的回答干脆而坚定。
作为一名常年奔走在一线的新闻记者,俞乐斌习惯了采访他人、书写故事,而这一次,他成了故事的主角。
实际上,他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缘分早已注定,他第一次无偿献血是在2005年。2023年的一天,他带着儿子走上了安吉九州昌硕广场献血车,在献血的同时,他还留存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当时就想,如果能帮到别人,也算是给孩子做个榜样。”俞乐斌说。
当他把配型成功的消息告诉家人时,孩子们满眼崇拜:“爸爸,你真厉害!”妻子起初有些担忧,但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捐献并不影响健康后,转为理解与支持。由于女儿正值高三关键期,从注射动员剂到开始捐献,一家人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互相鼓励。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俞乐斌知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极低,仅有万分之一甚至数万分之一。正因如此,他更加珍惜这次“生命赠予”的机会。
从9月9日接到通知,到11月20日赴杭州准备,再到11月24日正式捐献,俞乐斌为保持身体状态,坚持清淡饮食、适度运动,只为能以最好的状态完成这场“生命接力”。
“人生总该留下几个闪光点。”俞乐斌笑着说,作为记者,总是记录他人的高光时刻。而这一次,他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以最温暖的方式,完成了对生命最深刻的报道。
俞乐斌是浙江第1301例、湖州第4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全市新闻记者中的首例捐献者。
来源:南太湖号
历史上的今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公众号:zjhscv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浙公网安备33082502000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