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王康 – 早前亲友因病去世,如今自己捐髓救人 – 2018年09月21日

2018-09-22 12:03  阅读 1,377 次 评论 0 条

一份髓缘,就是一个奇迹的诞生,茫茫人海中,只有那一人成为了属于自己的缘分,感谢有机会帮他度过人生的一个坎,希望他可以恢复健康。

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认识一下,浙江第43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王康。

第435例-王康-绍兴-2018年09月21日

9月21日,在绍打工的90后陕西小伙王康在浙江省中医院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采集,挽救一名两岁血液病患儿的生命。这也是越城区第三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越城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荣利赴院探望。

捐献室内,床头的鲜花和捐献荣誉证书映着王康平静的脸庞,红色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通过一根细细的管子从他体内流向血细胞分离机。

“你还好吗?要不要喝点水?”王康的女友在旁照顾他。“感觉还好呀,还很有活力呢!”王康回应道,笑着一脸阳光。

王康还在念高中时,身边有多名好友和亲戚相继因白血病去世,伤心不已的他在刚满18周岁,就走进了当地血液中心,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献血,希望以此能帮助因病陷入绝境的人。在太原理工读书期间,他了解到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于是签署了同意捐献骨髓的承诺书,郑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期待有一天能配型成功挽救他人生命。参加工作后,王康先后在杭州、上海、绍兴打工,每到一处都有他积极献血的身影。迄今为止,他已捐献全血2000毫升,血小板40单位,并且每次献全血都是最高量400毫升,是一个十足的献血达人。

2018年2月,王康收到来自山西骨髓分库的邮件,通知他与一名2岁小男孩初步配型成功。得知这一消息,王康毫不犹豫地说,“终于配上了,能救人一命不容易,我一定要去捐献!”在经过进一步的高分辨配型和体检程序后,王康被认定符合捐献条件,他是既兴奋又紧张,一边盼着捐献之日能早早到来,一边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为捐献做准备。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骨髓库那边却没了消息,原来,小男孩的病情不稳定,无法接受移植手术。这一等就是小半年,期间焦急的王康担心对方身体会出现不测,多次致电询问骨髓库工作人员什么时候能够安排捐献,问得多了,大家都评价他是“一个热心劳心的90后”。今年8月,患者病情稳定之后,王康接到了通知他做二次体检的电话,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捐献现场,红十字会工作者为王康朗读起了受捐男孩爸爸写的一封感谢信:“我们可能天各一方,却仿佛血脉相连;我们可能从未交集,您却给予我们人间大爱。因为捐献规则的限制,我们相遇而不能相认,这里就让小精灵对您说出他最真诚,最悦耳的一声'谢谢'!”听到“远方亲人”的回应,王康眼眶湿润了,他说:“十万分之一的机会,我能和他配型成功,还是全相合,生命的缘分真是太美妙了。愿把健康和快乐送给他,早日康复!”

王康的女友告诉记者,王康的身体特别好,高中时他在学校的长跑记录到现在还无人能打破。听说王康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她就非常支持,特意请假从延安赶来陪护。

王康所在企业浙江佳宝新纤维集团公司的领导们也来了,公司副总兼工会主席顾日强从旁人那得知造干捐献者一般需要两周的休息时间,立马给他批了14天的带薪休假,打动员剂的5天,也没给他排班,为这位入职才半年的小伙行善救人给予了极大的激励保障。

采集从21日早上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中午11点30分,3个半小时一共采集了1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当天这一袋“生命的种子”将被志愿者们转运至一千公里外的医院,输入男孩体内,挽救他幼小的生命。

越城区自2013年启动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工作以来,目前已有近300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成功配型并捐献3例。浙江省已捐献的430多例,没有1例因捐献而造成后续不良影响。希望有更多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的志愿者,能够加入到这场生命接力,为血液病患者送去希望。

你愿意成为下一个志愿者吗?

来自:越城区红十字会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x435.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