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落户地市级医院 浙江省造血干细胞爱心采集工作室在金华落地

首次落户地市级医院 浙江省造血干细胞爱心采集工作室在金华落地

7月29日上午,浙江省红十字会正式批复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建立浙江省造血干细胞采集爱心工作室,这是全省首家地市级造血干细胞采集室。 上午10点,来自武义的90后捐献者徐倞正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这是全省地市级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首例捐献,也是我市的第46例,这次捐献将为一位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徐倞说,当他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一条生命时,他非常激动和兴奋,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徐倞说:“和父母说了以后,父母也相当支持,相当激动。” 据了解,金华市中心医院采集室的成立将辐射浙中西部地区,改变金华及周边地区造干捐献者需赴杭州省级医院捐献的现状,为省、市造干采集工作提供了便利与保障,对打造高水平浙中医疗中心具有重大意义。金华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施怡伟说:“我们要按照规范,加强对金华市中心医院的监督管理,让爱心采集这项工作更加规范,也探索出更好的经验。”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我省又有一家造血干细胞采集爱心工作室成立了

我省又有一家造血干细胞采集爱心工作室成立了

6月21日上午,浙江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爱心工作室正式启用运行。装饰一新的采集室除了血液科的医疗设备以外,还配备了电视机、冰箱、微波炉、沙发、书桌等家电家具,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这是继浙医一院、省中医院之后,省红十字会在杭州设立的第3家省级定点“造血干细胞采集爱心工作室”,意味着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又迈出了新步伐。 启动仪式上,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陶竞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共同为爱心采集室揭牌。陶竞强调,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无私奉献爱心善举,捐献者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带去重生的希望,这种高尚利他、无私大爱的精神,是群众身边的“最美榜样”。医院和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管理中心要紧密协作、加强沟通,为捐献者提供专业的服务和保障。 启动仪式上,葛明华还为省人民医院新成立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授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佘新荷宣读采集室成立批复文件。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主任阮维修参加启动仪式。 当天上午,爱心采集室迎来了首位捐献者,来自嘉兴市秀洲区某小学的美术老师陶冶。陶冶是名80后,高高的个子,笑起来特别亲切。他从容地躺在采集床上,看着鲜红的血液从他的一只手臂缓缓流出,通过血细胞分离机的运行一点点分离出“生命的种子”,剩余的血液回流到另一只手臂。看着慢慢汇聚起来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陶冶笑着说:“我从今年3月份开始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也许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吧,我的造血干细胞质量应该不错哟!” 2020年3月,陶冶在教体局开展教师无偿献血活动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当即留取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入库不到一年,陶冶就收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后来顺利通过高分辨分型检测和体检,陶冶的捐献时间确定在6月份。 因为还担任着校安处主任,捐献时间段又正值期末,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陶冶希望能等学生放暑假了再去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样既不耽误工作又能帮助他人。但是患者的病情紧急,需要尽快移植造血干细胞,陶冶得知后便毫不犹豫地答应如期捐献。 所在学校的领导、同事给予充分的支持。捐献当天,党总支书记、校长董权还特意做了核酸检测,进入采集室慰问陶冶。孩子们也许还不知道,平日里在学校默默守护他们安全的陶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一个即将濒危的生命,因为他的无私奉献即将重获新生。 当天采集结束后,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早已等待在采集室的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的护送队员小心翼翼地放进血液运送箱,即刻出发送往另一个城市,开启一段生命的接力。 近年来,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发展迅速,捐献数量已经从以往“十年捐献百例”,到如今的“年捐献超百例”(2020年实现捐献103例)。陶冶是浙江省第696例捐献者,也是2021年第53例捐献者。 来自:浙江红十字
加入中华骨髓库,再造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