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扬奋进的五年 | 造干捐献“浙”5年 数字内外看发展

2022-07-14 08:59  阅读 185 次 评论 0 条

“6”

这个数字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一般称造血干细胞捐献是“爱在第六对的相遇”。

众所周知,人类有23对染色体,来自于父母各23条。

其中,在第六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有着由遗传决定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它的配型匹配度高低则是决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成败的关键之一。

“100”

从2003年到2012年,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用了10年时间突破了百例。此后,捐献事业快速发展,仅2020年当年全省就捐献了103例,实现了从“10年捐献百例”到“年捐献超百例”的飞跃。百例用时不断缩短,这背后是时间与生命的赛跑。

“800”

这2022年7月8日,温州商学院的学子郑伟庆,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成为浙江省第8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郑伟庆出生于2001年,是目前我省年龄最小的捐献者。

……

5年间,浙江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悄然生长——

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新增入库3万名;省级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新增至5家;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累计护送造血干细胞总里程达18.9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4圈多……

5年内,难以用数字衡量的是情怀和感动,比如无私的爱与奉献、观念的转变、红十字人永不改变的初心……

这些可统计的、不可统计的元素,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让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迈出坚定的脚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造干之眼

801:数字背后是火热的人生

截至2022年7月8日,全省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累计103437人,成功捐献801例。捐献者来自各行各业,有医护人员、教师、学生、企业人员、公务员等等,他们身份不同,都义无反顾……

23岁的爱美女孩余悦琴,为了保持身材,一直严格控制体重。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后,为了保证造血干细胞捐献顺利进行,她加强营养,半个月里重了近10斤。她的捐献事迹被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宣传报道,并获评“浙江好人”。

新杭州人邵鹏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辞去了工作,他说:“工作没了可以再找,生命逝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我还是一名预备党员,挽救他人生命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

为挽救生命二次出征的温州医科大学子陈泽伟,用行动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捐献后他以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点亮生命新希望”为己任,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扛起青年担当。

来自湖州长兴巡特警大队的徐刚,是一名退役军人,采集结束后拍照,徐刚郑重地把党徽别在了左胸口,他说这神圣的时刻,只有党徽才能与之相匹配。为人民服务,是这名青年党员刻在骨子里的想法。

62:认识、相信、融入,这个“集体”越发壮大

2019年9月2日,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开幕。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荣获“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队长靳毅作为代表出席大会,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于2016年初重组至今,已累计护送造血干细胞154余次,送达23城市57家医院,总里程达18.9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四圈多。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62支,其中2021年新建立5支,全年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近8000人次。

一位皮肤黝黑的汉子,穿着标志性的“小黄人”衣服,斜背着蓝色的方箱,急促地穿过杭州熙攘的人群。几个小时后,他出现在国内某个城市,为一个个生命带去希望……他便是张剑。张剑自2014年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后,开始了与红十字的不解之缘。2016年,他加入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护送分队。

即使已经经历过多次护送,但每一次他都像第一次那样高度紧张。为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张剑始终紧紧抱着运输箱,偶尔还要稍微晃动一下箱体,保证造血干细胞不会凝固。“箱子一直要在我的保护之下。”张剑说,有时碰到长距离的护送,他通常不吃不喝,连去厕所都会把箱子挂在脖子上。

几年来,张剑成功将12份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护送到广州、海口、成都等10个城市,累计护送里程两万多公里,见证了一个个鲜活生命的二次绽放,也见证了一个个原本处于绝望边缘的家庭重新燃起希望。

像张剑这样的“小黄人”还有很多……

潘克勤、黄钢锋、陆雪贤、马庆喜、曹幼君……一个个捐献者在捐献后,“变身”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志愿者,继续奉献在创造“第六对相遇”奇迹的道路上。他们现身说法,通过讲述自身捐献的经历,动员更多人加入到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

靳毅、张剑的事迹收录在浙江高中《人·自然·社会》新版教材中,《超级英雄》公益片、《遇见陌生人》微电影戳中无数观众的泪点,成为很多人了解、接触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起点。

3↑:数字映射出  红十字人的初心

2021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爱心工作室”挂牌并开展首例采集,这是继浙医一院、省中医院之后,省红十字会在省会杭州设立的第3家省级造血干细胞采集点。

这标志着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省红十字会着力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的形成,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目前,除采集外,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各个环节工作,全部都可以在各市、县(市、区)红十字会完成,志愿者不出县就能完成捐献前的相关事项。目前除省会杭州设置采集点外,宁波、温州也可以独立承担捐献采集任务,金华采集点正在建设中,让捐献者就近完成捐献。

不仅如此,2017年,省红十字会在全国率先开发延伸到各市和县(市、区)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信息化系统、手机APP管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2020年,又积极争取国家中心新系统向全省各市和县(市、区)红十字会开通客户端,成为全国第一个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系统全省联网的省份;并结合“数字红会”建设,在“浙里办”APP建立通道,开发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信息登记、血样寄送有关业务系统。

数字增长的背后,同样离不开不断创新的工作机制,更离不开多维度的广泛宣传,使传递“生命火种”深入人心。

据了解,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支持下,捐献者及其亲属用血被纳入保障范围,捐献者在全省享受“三免”政策;捐献者家庭纳入落户积分、子女就学优先、享受贷款优待范围,营造“捐献光荣”的良好氛围。自2017年以来,先后有20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被评为“浙江好人”,1名被评为浙江骄傲人物,1名被评为“中国好人”,1名捐献者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近年来,省红十字会不仅积极联系新闻媒体,借助新媒体、自媒体,全方位、多视角展示捐献的精彩案例和真实的感人瞬间;还在宣传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运动为载体,组织捐献者集体参与公益宣传,并在杭马赛事上招募数百名“生命关爱使者”参与活动,共同传递造血干细胞健康捐献理念。

如今,走在社区、车站、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宣传手册、宣传海报、公益视频等各种形式造血干细胞捐献公益广告。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资料库。

“捐献造血干细胞,点亮生命新希望”正在成为社会共识,成为社会新风尚。

下一个5年,期待更多平凡的你我,加入这支不平凡的队伍!

来源:浙江红十字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20220711.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