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 —— 吴祖泽

2017-06-20 20:32  阅读 14,770 次 评论 0 条

【院士名片】吴祖泽,1935年10月出生于镇海县小港(现为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奠基人和中国实验血液学研究的先驱、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完成了世界首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10余项。2015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0780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吴祖泽星”。

5月19日,浙江省中医院,宁海80后爱心妈妈李海丹在杭州采集造血干细胞。4个小时后,15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跨越800多公里,从杭州被紧急送到青岛,挽救一个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青岛小姑娘的生命。

李海丹成为浙江第34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意味着有349人因为浙江好人的存在重获新生。

一切的善、一切的爱、一切的坚持都值得赞美,然而本文要赞美的,却是一个创造这些生命奇迹的拓荒者——“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吴祖泽。

5月24日,他回到了故乡宁波镇海,走一走,看一看。

他造了一副奇特的眼镜,

在核爆的情况下保护眼睛 

吴祖泽两岁那年,举家从镇海迁往上海。及至年长,从山东大学物理化学系毕业后,来到位于北京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从事放射病的预防与诊治。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吴祖泽最初的工作,就是铸造减少和阻止核放射伤害的防护“盾牌”。

1964年10月16日,伴随一声巨响,罗布泊腾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尽管在戈壁深处的医院待了整整6个月,吴祖泽却未能看到这永载史册的一幕。吴祖泽解释说,原子弹爆炸后,科学家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测、判断核原料燃烧是否彻底,需要飞行员驾驶采样机,采集蘑菇云的气体样本进行分析。当飞行员穿越蘑菇云时,放射性物质对他们的健康可能存在威胁。尽管事前的测算表明这种风险很小,但吴祖泽仍须做好万全准备。围绕核爆炸引起的辐射,他和团队开展了多项实验研究,直至最后一批工作人员撤离,他才离开了罗布泊。

1969年,吴祖泽奉命开始研究用于核武器战争条件下的防护眼镜。

军事医学科学院里,至今存放着那副已显老旧的特殊防护眼镜。它有着深色的正圆形镜片,宽宽的月白色镜框和橡胶松紧绑带,有点像今天的验光镜或游泳镜。

为什么研发这种眼镜呢?因为在核爆炸发生时,强光辐射会造成眼底烧伤,从而导致眼睛永久失明。人的眼睛遇到强光时,会产生应激反应,本能地闭上眼睛。然而,从强光刺激的产生到人作出闭眼的反应,这个过程需要150毫秒。

必须缩短这个时间差,才能减少光线的进入、降低眼底烧伤的风险。经过研究,吴祖泽想到了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办法。他们找到只有几毫米、威力极弱、几乎没有任何危险性的微型炸药管,然后安装在防护眼镜上,再搭载一个光敏元件。这样,在没有强光刺激的条件下,镜片的颜色比较通透,人戴上眼镜可以走路、读书;而一旦强光产生,光敏元件便会产生电流,引起炸药管爆炸,镜片在爆炸的推动下旋转90度,颜色加深,从而有效保护人的双眼,避免眼底烧伤的危险。

赴英国交流  

带回一部30万字书稿 

吴祖泽一生角色善变,从学界翘楚到科学大师,再到执军事医学最高科研机构之牛耳,变的是科研方向和角色担当,不变的是为国为民的宗旨和情怀,那就是一切为了生命,为了使命的担当、国家的召唤、事业的追求。

随着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发现,国际生命科学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造血干细胞研究热。吴祖泽又一头扎进了造血干细胞研究领域。

干细胞,又称为起源细胞。人体造血干细胞大量存在于髂骨和长骨内的红骨髓中,是血细胞的源泉。由于人体血细胞自身的寿命极短,假如没有造血干细胞的不断增殖与分化,人类就无法生存。肿瘤、癌症、放射病等恶性疾病,其源头往往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造血功能破坏有关。而恶性肿瘤接受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放射性疾病引起造血和免疫功能破坏,都可以通过自体或异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得以重建。

当时,由于中西方学术交流中断,我国生物学界对造血干细胞领域的认知尚属空白。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吴祖泽的机会来了!

1973年夏天,在步入造血干细胞研究领域将近3年后,38岁的吴祖泽被派往英国帕托森肿瘤研究所,开展为期一年半的造血干细胞研究与学术交流。在英国实验室进行的观摩与体验,让吴祖泽惊叹不已,他下决心要将先进的理论与技术尽快总结并带回国内。

在英国的日子里,吴祖泽几乎天天躲在实验室和宿舍里做研究和写书。回国时,他随身带回了一件重要的行李——30万字的厚重书稿。书很快得以出版,书名为《造血细胞动力学概论》。这是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启蒙之作,许多人正是读了这部书,才对造血干细胞有了系统认识。

回国后,吴祖泽探索如何推广造血干细胞理论研究,并将它应用到临床转化上。他面向领域内研究者和医务工作者开办培训班,带出了一大批人才。在造血干细胞动力学研究上,吴祖泽通过一系列实验与对比分析,确认胎儿肝脏中的造血干细胞在母体妊娠4至5个月时达到数量与功能的双重旺盛期,这一系列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第一次用造血干细胞救人

冒着巨大风险,然而他成功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吴祖泽公布胎儿肝脏造血干细胞的研究成果后不久,在南方某研究所,一位名叫王国权的技术员误入正在照射的放射性钴源室。大剂量辐射很快破坏了他体内的造血系统,被紧急送往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因为钴放射造成的损害非常严重,王国权的病情迅速恶化,生命垂危。

主治医生及其团队首先想到的是骨髓移植。

除使用来源于患者同卵孪生子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进行骨髓移植不会产生排异反应外,为提高移植成功率,由患者的同胞兄弟姊妹作为供体而进行的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是临床采用最多的骨髓移植办法。然而,王国权并没有亲生的兄弟姊妹,无亲缘关系的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成功几率十分渺茫。

医学专家决定另辟蹊径,想到了吴祖泽和他的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在此之前,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一直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现在真的要治病救人,吴祖泽的心情未免有些紧张。许多学生劝老师不要做这次移植。他们联想起23年前,南斯拉夫科学家尝试用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放射病,结果病人不幸死亡。这一次要是仍然失败了,非但病人的生命无法挽回,吴祖泽的声誉也会受到损害。

吴祖泽理解学生的顾虑。但是,面对挽救别人的生命和自己的声誉,他毅然选择了前者。他对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抱有充分信心,坚持认为自己必须接受这个挑战,并为一切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好担责的准备。

恰巧出现的引产病例,解决了胎肝的来源问题。经过一系列消毒检测处理,吴祖泽很快制成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胎肝细胞悬液,并亲自将它送到307医院。

随着胎肝细胞悬液通过静脉滴注缓缓进入患者体内,生命垂危的王国权终于得救了。几天后,他的造血功能开始恢复;两个月后,他的身体各项指标接近正常水平。

这是世界上首个以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放射病的成功案例,标志着未来可能发生的核爆炸或核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有了可以救治的方法。

他的新技术,挽救了无数人。

1982年的某个夜晚,北京军区总医院,一位母亲绝望地坐在病床前,一名12岁男孩躺在病床上,生命之花正在迅速凋零。他患的同样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男孩的舅舅推门而入,将辗转获得的“救命稻草”交给了她的手上。用移植的办法获得造血干细胞,帮助孩子恢复人体骨髓的造血功能,成为挽救孩子生命的最佳途径。那次,手术成功了。

十几年后,获救的病人带着新婚妻子、捧着鲜花,来到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感谢救命恩人。与他们同来的,还有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母亲。她紧紧握着肩佩金色将星的吴祖泽的手不愿分开。这时,吴祖泽已经成为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然而,一个307医院,不足以救治大规模核事故或局部核战争中的所有伤员。白血病、各类恶性肿瘤病例增多,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技术面临越来越多的临床需求。为进一步发展和普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吴祖泽与他的科研团队举办多期技术培训班,并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等数家大型医院组成科研协作攻关组,对接受过放射疗法的肿瘤、白血病患者进行诸多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推进造血干细胞的临床转化应用。

如今,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新闻越来越多,一条新闻便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新生。一个生命新生的同时,您是否想到了他——“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吴祖泽?

(部分资料来自《镇海院士》一书,该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镇海区科协编纂)

来自:浙江在线(李应全 张纯瑜 范世清)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wuzuze.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