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捐干故事】董平:一位二次捐献者的独白

2017-12-26 13:16  阅读 1,215 次 评论 0 条

第70例 宁波市 董平 2011-01-06

浙江省宁波市 董平 2011年1月捐献造血干细胞,2012年10月为同一位患者捐献淋巴细胞

“尊敬的大哥哥,得知你体检合格而且毫不犹豫地答应为我捐献骨髓,我和我的家人惊喜万分,是您给了我重生的希望,让我重燃追求幸福的信心。我们一家衷心地感谢您!”

这是2011年1月,在造血干细胞采集病房内,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替一位白血病女孩转交给我的感谢信。时至今日,这封信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2012年,这名女孩的病情再次出现反复,我又一次选择了为她伸出手臂。我想,如果她需要第三次、第四次捐献,我依然会义无反顾。

我叫董平,是宁波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

秘密行动:没想到如愿以偿

我的捐献,是从一次秘密行动开始的。

2006年,我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来到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并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

由于职业缘故,我经常接触白血病患者。每当看到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和留恋,却又无助地离开人世时,我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冲动。渐渐地,我萌发了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救人生命的想法。

2009年夏天,我冒着酷暑独自来到宁波市红十字会,咨询加入中华骨髓库相关事宜。听完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后,我当场采集了血样,并填写了志愿捐献登记表。

从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一年多,我始终没有告诉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也没向父母、妻子提起。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怕家人反对,因为我大龄结婚,好几年都没有孩子;二是不想张扬。

这个秘密,直到2010年10月11日才被打破。这天,宁波市江北区红十字会接到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的通知,我的HLA分型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分型初配成功。当工作人员把这消息告诉我时,我感到特别兴奋,没想到加入中华骨髓库才一年多,我就能如愿以偿。

体检合格:中了人生最大奖

与患者配型成功,并不意味着能救活他的生命,还要看捐献者的意愿和身体状况。

因为早已期盼着救人,所以当工作人员把高分辨检测知情同意书摆在面前,请我慎重考虑时,我毫不犹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2010年11月24日,我再次得到通知:我与那名患者高分辨检测配型成功,可以开始进行移植准备工作。

听到这个消息,我既高兴又焦急,因为当时我正感冒高烧,各项指标并不符合捐献要求。患者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如果我因为身体的缘故不能实施捐献,我无法原谅我自己。

为了尽快恢复健康,我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每天加强锻炼,早晨跑步,晚上健身,注意调节营养和饮食起居。当时,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与时间赛跑,要捐献成功!

2010年12月22日,盼望已久的信息从北京传来:初配、高配、体检全部成功,可以实施捐献。听到这个消息,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向不太张扬的我,第一时间向亲友宣告:“我中了人生的最大奖!”

2011年1月X日上午,经过3小时40分钟的采集,我为这名患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并于当晚移植到了她的体内。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这枚幸运的“人生最大奖”的价值所在。

二次捐献:救人信念矢志不移

2012年底,我忽然接到浙江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紧急电话,称那位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急需输入淋巴细胞挽救生命。

第一次捐献我曾表示如果需要二次捐献,请在第一时间告诉我,我将义不容辞。现在,到了我第二次兑现生命承诺的时候了。

再次捐献,我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了能尽早进行捐献,我每天加强身体锻炼,同时注意调整生活习惯。

2012年10月X日上午,我再次躺在采集室的病床上,捐献了160毫升淋巴细胞。并且再次承诺:如果还需要捐献,我仍将义不容辞。

从2011年1月6日到2012年10月9日,短短一年多时间,我完成了两次捐献,实现了人生的升华。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造血干细胞是重获健康生命的希望;能够为她重续生命,是我最大的幸福。

另外,我还想告诉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只需一点勇气就能挽救他人生命。我是医生,我用我的行动现身说法。

来自:中华骨髓库 《我们》一书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x070-1.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