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吴加松 – 妻子看新闻才发现丈夫的“秘密”,他悄悄来杭履行3年前的约定 – 2020年04月28日

2020-04-29 22:13  阅读 1,011 次 评论 0 条

第560例-吴加松-丽水-2020年04月28日

“我特别开心,能够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助他人的生命!”4月28日上午,在浙江省中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尽管身上插着采集造血干细胞的针管,但吴加松的脸上难掩激动之情。

据了解,吴加松是浙江省第56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被运送到远方,救助一名年轻的白血病妈妈。

  丽水青年

  瞒着家人来杭捐献

吴加松今年35岁,丽水人。当天上午,记者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见到了他,却发现他身边并没有家人的陪护,一问才知道:他是瞒着家人来捐献的。

“怕家人担心,尤其是父母年纪大了,就一直没告诉他们。”2019年11月,正在工作的吴加松接到了自己配型成功的消息,当工作人员询问他愿不愿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时候,他二话没说,一口就应了下来。

从配型成功到正式捐献,中间还得经历初配、高配、体检等程序,这期间,为了瞒过家人,吴加松撒了一个又一个善意的谎言。“比如中间的体检,我和家人说是单位组织的,家人也没疑心,没有多问。”吴加松说,“24日我出发来杭州准备捐献,也是说自己是来出差的。”

然而,吴加松的“谎言”最终还是被发现了。作为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出发当天,县里为吴加松办了个简短的欢送仪式。4月27日,吴加松的妻子在微信新闻推送上看到了这件事,这才知道自己的丈夫瞒着自己悄悄去捐献了。

“妻子难免有些担心,都哭了,但我安慰她,没事的,其实就和献血一样的。”吴加松说,“她也想着过来陪陪我,但家里两个孩子年纪小,需要她照顾。”

  3年前

  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

吴加松有两个孩子,大儿子7岁,小儿子3岁。他表示,现在孩子年纪小,可能还不太能懂自己现在做的事,等过几年孩子们长大了,他要好好和他们说说。

吴加松告诉记者,他特别要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第一次无偿献血的事,鼓励他们以后也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献血是在2005年的4月30日。当时和几个朋友刚好到龙翔桥附近买衣服,结果发现有辆特别的车停靠在一边,听了志愿者的介绍才知道那是献血车。”吴加松表示,当时他想着献血可以帮助他人,刚好朋友们也有献血的想法,于是大家便一起献血了。

从那以后,吴加松除了被特殊情况耽搁,基本每年都会进行两次无偿献血。据统计,截止到现在,他已经献了3000多毫升。

而吴加松加入中华骨髓库,是在2017年4月7日。当时他正在献血点参加无偿献血,听了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介绍后,他立马填写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表,成为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当时填好了,我心情很激动,也有些迫不及待,巴不得第二天就可以进行捐献。”

  热心于公益活动

  带动身边人

吴加松的迫不及待,缘于他一直以来对公益的热爱。“我的家乡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和老人,我就一直想着为他们做点什么。”

起初,吴加松只是一个人默默参与到公益中,看到谁困难就去帮助谁;后来,他加入了当地的公益组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去年7月,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景宁县青少年事务发展中心。

把热爱当成一份事业来做。说起自己的公益组织,原本有些羞涩的吴加松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成立的时候,我们才5个人,但现在志愿队伍越来越大,已经有93人了。”吴加松告诉记者,他们目前主要在做的公益包括“公益小天使”“为你安个家”“希望小书房”等。比如“希望小书房”针对的是当地5—16周岁、特困或者低保家庭的青少年,为他们改善学习环境,给他们添置书桌、台灯、学习用品等,同时还有每周至少两次以上的亲情陪伴和每月一次的心理辅导。

吴加松热心公益的行为也带动了不少身边的亲戚朋友:有时间的会一起参与到日常活动中,没时间的也会捐钱捐物等。“做公益活动的时候,我也常常带上大儿子,让他从小就受到熏陶。”

来自:青年时报   记者 潘洁 通讯员 于伟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x560.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