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骨髓库境外捐献工作恢复正常

中华骨髓库境外捐献工作恢复正常

近日,志愿者庄先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一位血液病患者,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5199例、广东省第16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也是疫情防控放开以来中华骨髓库首例非冻存造血干细胞境外捐献,标志着中华骨髓库的境外捐献工作已恢复正常运作,能够更好地为境外患者提供救助。 阳江小伙为境外患者生命续航,恢复非冻存造血干细胞跨境捐献 由于人类基因的复杂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满足本国或本地区患者全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需求,所以开展国际间的相互援助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作为红十字会的主要职责之一,在国际人道援助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搭建起生命的桥梁和纽带,为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 中华骨髓库自2004年6月实现首例涉外造血干细胞捐献后,截至2023年4月底,累计向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的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372例,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患者都有受益。 疫情期间,因为出入境限制、国际航班减少等问题,境外捐献大多采用冻存造血干细胞后运输的方式完成跨境捐献。随着疫情防控的全面放开,中华骨髓库的境外捐献工作已恢复正常运作,能够更好地向境外患者提供救助,使全球各地的患者与志愿捐献者配型机会最大化。 来源:中华骨髓库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3年度造血干细胞捐献与无偿献血工作推进暨综合培训班在天津举办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3年度造血干细胞捐献与无偿献血工作推进暨综合培训班在天津举办

4月25至26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3年度造血干细胞捐献与无偿献血工作推进暨综合培训班在天津举办。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平出席培训班并讲话。 此次培训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推动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重点对《关于进一步加强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参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进行了专题解读,对推进HLA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数字骨髓库前景展望、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选择、志愿者服务管理等专题进行了培训。同时,总结了2022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工作情况,部署了2023年重点工作,13个省级管理中心及部分地市级红十字会交流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工作经验。培训班上,还对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16个工作突出的省级管理中心进行了通报表扬。 此次年度综合培训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天津市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31个省级红十字会的相关领导和分库负责同志、授课专家、HLA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天津市相关单位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 来自:中华骨髓库
阅读 169 次
加入中华骨髓库,再造生命的奇迹
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000例

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000例

据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简称“中华骨髓库”) 消息,2023年4月11日,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000例,其中向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患者捐献372例。此次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000例,距离捐献突破一万例,时隔2年8个月。 中华骨髓库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建立的“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资料检索库”。2001年,中国红十字会重新启动建设资料库的工作;同年12月,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正式成立。 1996年,中华骨髓库实现首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2015年7月,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迎来第一个“5000例”,历时近20年。2020年8月,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一万例,历时5年产生第二个“5000例”。 据今年1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介绍,2022年中华骨髓库全年新增入库志愿捐献者数据15万人份,实现捐献造血干细胞1968例,比上一年同期增长70例。其中,对境外捐献5例,实现首例对菲律宾患者的捐献。 另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10日,中华骨髓库志愿捐献者数据超327万人份,男女比例约为55:45,18至35岁的志愿捐献者约占45%。 此外,患者在中华骨髓库检索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配型的初配相合率也在逐年提高,目前达到96%以上。这意味着有超过96%的求捐患者能够在中华骨髓库找到全相合或9点位相合的非血缘捐献者。
阅读 137 次
“学雷锋纪念日”倡议书

“学雷锋纪念日”倡议书

倡议书 尊敬的志愿者朋友们: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弘扬红十字精神,特向广大志愿者发出倡议: 一、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围绕红十字核心业务,配合红十字会工作,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二、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努力加强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支持,增强学雷锋活动的时代感吸引力,不断发展壮大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注重发挥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社会学雷锋、树新风做出榜样。 三、在学雷锋活动中,突出生命教育内容,引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向上向善,从“生命至上,高尚利他”中感受善的力量。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中国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总队 中国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总队 2023年3月3日
《生命的重叠》中华骨髓库生命教育讲座

《生命的重叠》中华骨髓库生命教育讲座

《生命的重叠》中华骨髓库生命教育讲座,旨在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践行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宗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聚焦红十字会主责主业,在参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参与推动无偿献血的相关工作中,突出生命教育内容,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生命的过程、意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倡导文明新风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将持续传播健康、科学、文明的生命理念,报道生命教育工作动态,挖掘、报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无偿献血者的“爱心相髓”“血脉相连”故事。 《生命的重叠》中华骨髓库生命教育讲座共分为6期: 1、《疫情之下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 讲述人: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医疗服务部部长 杜丹 2、《人道力量照亮生命之光》 讲述人:中国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总队、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总队副队长 、深圳市血液中心 蓝欲晓 3、《用生命重启生命》 讲述人:河南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大队队长 黄伟 4、《重生之路,向阳的力量》 讲述人:造血干细胞移植康复者 胡磊 5、《彩虹桥 共圆梦》 讲述人: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 梁永清 6、《爱,以教育之名相传》 讲述人: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 靳毅
中华骨髓库《红色生命线》获得2022中国公益映像节优秀作品奖

中华骨髓库《红色生命线》获得2022中国公益映像节优秀作品奖

11月25日,由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共同主办,国内首个原创公益影片展示平台:2022中国公益映像节颁奖典礼及专题讲座,在深圳举办。 此次公益映像节于今年5月19日正式启动,以“视”放公益新力量为主题,共汇集 429 部作品参赛,评选出 51 个奖项。其中,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直属单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中华骨髓库)选送的影片《红色生命线》、深圳市红十字会选送的影片《守望生命,热血与共》,获得了本次映像节的政府/事业单位类优秀作品奖。 获奖影片:《红色生命线》 心中有爱,就会释放光芒 2001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受原卫生部委托,经中编办批准,正式成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中华骨髓库)。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宣传、组织、动员,HLA(白细胞抗原)分型,为患者检索配型相合的捐献者及移植相关服务等。 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带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华骨髓库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努力发挥好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经过二十年的积累和沉淀,至2021年,中华骨髓库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业务体系,发展成世界最大的华人骨髓库,300多万人份库容数据可以满足90%以上前来检索的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使他们有望“重获新生”。 为纪念这不凡的二十年,中华骨髓库国家级管理中心于2021年拍摄制作了题为《红色生命线》的公益影片。通过跟拍记录造血干细胞捐献、运送、移植案例,采访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受捐康复患者、采集/移植医院医生、志愿者、中华骨髓库工作者等,通报中华骨髓库建设发展成绩,向观众呈现了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全貌。 图片 “红色生命线”遍及全国、辐射全球。它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志愿捐献者血液的红色;它串联起每一位志愿者赤诚的红心;它是每一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每一位专家、名人、明星的积极参与,是国家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是各级媒体伙伴的大力宣传,也是社会各界的爱心帮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国家救助血液病群体的决心毫不动摇,医疗进步、科技向善的时代趋势无可阻挡。“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也将指引着这条凝聚了无数努力与爱的“红色生命线”,生生不息。 来源: 中华骨髓库
捐献造血干细胞,点燃生命希望
《此时此刻,你正在被需要!》 - 中华骨髓库红十字生命教育宣传片

《此时此刻,你正在被需要!》 – 中华骨髓库红十字生命教育宣传片

我们之所以为人类,是因为比起草木,我们的生命被赋予更深邃的价值。除了出生、死亡、繁衍,我们还懂得追寻——追寻生命的答案,追寻生活的意义,追寻自我的实现。 有的生命如炽热火把,纵使生来平凡,依然以最大的努力和热情,仰望天空,追寻被认可、被需要,成为自己的英雄、生活的英雄。 但是,也有一些生命,却身陷冰冷苦海。他们罹患血液疾病,即便最普通的生活——阳光、空气、学习、工作,对他们,都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对他们来说, 仰望天空?脚下的每一步路,都是踏过荆棘丛生的头破血流; 追寻意义?他们只是在苦苦等待一个机会,逆转生命的不公!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如今,竟因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生命的重叠! 在中国,已有超过311万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挺身而出,他们拥有不同的民族、家庭、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眼中却闪着同样的光——温暖、柔和、坚定,那是对生命的珍爱!他们撸起袖子,献出热血,加入中华骨髓库,许下一个承诺,等待生命的召唤。 多年来,已有一万多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慷慨赴约”,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助素不相识的生命脱离苦海。 感谢您,捐献者!是你们,再造生命的奇迹! 值此第八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到来之际,我们正式发布红十字生命教育宣传片,并发出倡议: 欢迎您参加无偿献血,加入中华骨髓库!和311万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一起,只需一个微小的举动,去拯救另一个生命,去成就自己的生命! 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但此时此刻,你正在被需要! 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I05lotpb3ZoKiDdGEk_g5w 来源:中华骨髓库
阅读 269 次
感谢您!捐献者!

感谢您!捐献者!

9月,开启金色的秋季。在无数歌颂秋的诗篇中,我们读到的是人类对生命结出果实、完成传承的赞颂。 9月,“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如约而至。在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我们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捐献者、志愿者致以敬意!感谢您!捐献者! 9月16日,来自海南、广东、河北、浙江等省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无数个日夜,无数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新冠疫情、自然灾害面前英勇逆行。新疆、西藏、海南、贵州、黑龙江、湖北、重庆、四川、上海、浙江……即使前路辗转,仍无惧无畏。唯有心中信念:助患者重生! 捐献者—赵炜 同日,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指导下,由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山东省红十字会主办,山东省红十字会医学捐献服务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红十字齐鲁关爱生命健康志愿服务联盟承办的“第八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系列推广活动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成功举办。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健康服务处处长郭建阳、山东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全太、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副主任黄相刚、山东省红十字会医学捐献服务中心主任刘文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纪春岩、中国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总队、中国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总队副队长、齐鲁医院门诊部主任董来东与造血干细胞受捐者代表、志愿者骨干共同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由“感谢您,捐献者”志愿服务推广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志愿捐献科普义诊、“你好,志愿者”中华骨髓库入库活动三部分组成。 “感谢您,捐献者”志愿服务推广会邀请了6名造血干细胞受捐者及家属代表,来自济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受捐者周先生在现场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从患病到接受移植的心路历程。他表示,捐献者和志愿者的善举不断激励着患者前行,无论康复路上有多难,都要咬牙坚持,因为身体中流动着大爱的血液。 在当天义诊活动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通过发放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资料和现场咨询答疑的形式,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讲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流程,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和志愿者服务是护佑生命和健康的人道事业。 30余名符合无偿献血条件的青年医务工作者和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手臂积极参与,现场填写入库志愿同意书,并采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用爱心和行动重燃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体现了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捐献精神和爱心奉献的社会风尚。 接下来,造血干细胞科普宣讲和入库招募活动将深入校园、企事业单位等,汇聚更多热血和爱心,再造更多生命奇迹! 近期,中华骨髓库各省级管理中心正陆续举办“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纪念活动,祝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捐献者、志愿者们节日快乐! 来源:中华骨髓库
中华骨髓库发布【生命教育手册】和【生命教育海报】

中华骨髓库发布【生命教育手册】和【生命教育海报】

值此第75个“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日”,中华骨髓库发布【生命教育手册】和【生命教育海报】,弘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科普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呼吁更多人积极参与。 世界上,有一个人们共同面对的课题,它如此简单,同时也最为困难,这就是——生命。 我们被赋予生命,绝大部分人从出生起,就能自主呼吸、自由奔跑,轻松驾驭“生命”这一精致而复杂的系统; 我们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千百年来,无数哲人倾注毕生心血,却找不到完美答案。 在当今这个崭新的时代,科学与爱为我们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捐献身体里充满活力、可再生的一部分——血液或造血干细胞,就能用自己的生命,重启另一个生命。 自此,两个生命将重叠在一起。 这,是自然意义的重叠,生命的种子在另一个生命重生发芽; 这,是社会意义的重叠,无数患者和家庭即将重拾往日的美好; 这,是精神意义的重叠,因为我们用爱,实现了人类命运的共鸣。 生命教育,人道伴行!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命理念,助力健康中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全国红十字系统开展红十字生命教育活动。 中华骨髓库积极响应,认真落实,在参与推动无偿献血、参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工作中,突出生命教育内容,弘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值此“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日”,中华骨髓库正式发布生命教育手册,与大家共同探讨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生命,是自然意义的“活着”——是正确认识生命的发展历程和规律,从而懂得尊重和珍惜生命,注重生命健康与安全; 生命,是社会意义的“存在”——是实现人的思想意识、能力发展等方面的社会化,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 生命,是精神意义的“追寻”——是敬畏一切生命,探求生命意义,最终实现生命价值。 任何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 无偿献血者和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伟大的,他们敬畏生命、珍视生命,以无私的利他行为,为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重启生命之门,亦让自己的生命熠熠生辉。 但他们却说自己很平凡,因为捐献善举人人可为,“我健康,我捐献,我快乐”、“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行你也行!”——他们期待感召更多平凡你我,加入这支不平凡的队伍。 点击浏览下载手册文件 来源:中华骨髓库
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捐献者突破300万

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捐献者突破300万

岁末,人总爱回忆往事。这一次,让我们把目光放远,回到二十年前。 2001年,想了解新闻时事,要依赖电视、广播、报纸。站台里的火车还是绿色的,平均时速只有两位数;从北京出发,现在四小时能到上海,那时大概还开不出河北。同年12月,中华骨髓库正式重启,使命即是拯救生命。 二十年,有巨变,也有不变。如今,海量资讯变成靠智能手机传播,不变的,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绿皮火车变成了动车高铁,不变的,是我们对亲人团聚的渴望。 二十年后的今天,中华骨髓库早已不是当年的几个人、几间办公室、几部电话机。但,不变的是,用公益力量、科技实力拯救患者的初心。 300万入库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万余名捐献者,无数志愿者、爱心人士、各领域的伙伴等,用一双双手,共同写下一个温暖而巨大的汉字——“爱”。 爱,是岁月的累积 对重症血液病患者来说,生命是一场配型概率与生存时间的赛跑。经过二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华骨髓库已发展成世界最大的华人骨髓库,300万人份库容数据可以满足90%以上前来检索的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使他们有望“重获新生”。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中华骨髓库库容:总计3035473人份 ●捐献造血干细胞例数:总计12582例(含境外367例) ●2021年全年捐献造血干细胞例数:总计1898例 ●2021年12月单月捐献造血干细胞例数:总计193例 ●患者申请查询人数:总计100825人 2021年,克服疫情、暴雨带来的诸多困难,中华骨髓库向国(境)内外提供造血干细胞1898例,同比增长539例;12月,单月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93例,年度捐献和单月捐献均为历史新高。 一串串鼓舞人心的数字背后,我们还看到许多志愿者,入库多年终于等来“髓缘”的感人案例。只有爱的日积月累,才有生命之花绽放之时。 爱,是善意的传递 人们常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像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传递”。要赢得这场比赛,除了中华骨髓库和捐献者们,还需要多方力量、爱心人士手手相牵,通力协作。 中华骨髓库现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业务体系,下设31家省级管理中心;拥有一套包括三级网络架构、十二项业务系统、两大数据中心的全流程、全覆盖的综合信息化体系;先后与31家HLA组织配型实验室、6家HLA高分辨分型确认实验室、1家HLA质量控制实验室、1家样品库、7家公共脐带血库、200余家采集/移植医院开展合作;在专家委员会的协助下,在省级管理中心、地市级工作站的协作下,参与世界骨髓库交流,共同为患者提供服务。 二十年来,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的默默支持和智力贡献,为“生命传递”穿上了科技与质量的铠甲,使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兼具人性与科技的光辉;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世界骨髓库间数据查询,为“生命传递”提供了更快、更多的可能;采集/移植医院医护人员、实验室和样品库工作人员用过硬的医疗、检测、存储、配型技术,悉心守护供患双方的“髓缘”,为每一例捐献、移植带来安心与保障;省级管理中心、地市级工作站的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夜以继日,或走入人群宣传科普,或陪伴捐献者贴心服务,或带领更多人加入公益队伍,成为“英雄背后的英雄”…… 二十年的公益旅程,中华骨髓库还有一串长长的感谢名单:郑州暴雨逆行运送造血干细胞的腾翼搏时运送公司,安全高效运送配型血样的顺丰速运,开通绿色通道的航空公司,以及无数默默陪伴和帮助造血干细胞运输工作的海关、机场、火车站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他们的无数双手,组成一张温热而柔软的大网,为那一小袋造血干细胞保驾护航。 爱,是入微的关怀 着眼于细节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在漫长的时光中,细节更能让人懂得真爱。 中华骨髓库从细节出发,2021年,制作了造血干细胞运送箱、志愿者入院包、靠垫、握力球、患者宣教手册……经过二十年的总结、思考、精益求精,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全流程中的每一个不经意之处,都融入了无数爱和巧思,极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爱,是热烈的表达 一个眼神,一句关心,一个拥抱,都是爱的表达。百万人用造血干细胞拯救生命的大爱,需要更加热烈的表达。 二十年来,围绕“5·8红十字日”、“6·14无偿献血者日”、“世界骨髓捐献者日”,中华骨髓库不断丰富形式,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的科普宣传,传播捐献者事迹,让不同年龄的公众关注、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弘扬红十字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中华骨髓库制作的《守护——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抗疫侧记》,荣获2021中国公益映像节“最佳纪录片奖”。 /// 中华骨髓库重启二十年 书写爱的 是患者为自己加油的手 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坚定的手 是志愿捐献者强壮的手 是志愿者温暖的手 是各领域专家支持的手 是医护人员沉稳的手 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干练的手 是省级管理中心、地市级工作站工作者忙碌的手 …… 是你的手 也是我的手 2021-2022,一个二十年悄然过去,又一个二十年徐徐展开。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我们的双手依旧温热,时刻准备着——书写爱、传递爱。 来源:中华骨髓库
红色生命线 —— 中华骨髓库重启20周年

红色生命线 —— 中华骨髓库重启20周年

今天,2021.12.10,是中华骨髓库重启20周年纪念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回忆20年来的过往,似乎有些不现实;但追忆20年前的12月10日,那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2001年12月10日,是一个温暖的冬日。 新闻播放着中国将在次日正式成为WTO成员,祖国日新月异,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一群人裹着羽绒服,支着望远镜,守候流星的降临。这天,双子座流星雨正划过夜空,人们闭上眼睛许愿,憧憬希望与幸福。 比起举国欢腾和天文奇观,同一天发生的另一件事,同样让许多人满怀希望。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胡同里,受原卫生部委托,经中编办批准,直属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中华骨髓库)正式成立。 几位工作人员步履坚定,他们肩负使命。从这一天起,他们将与不断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一起,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血液病患者守护生命。 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 今天,当我们回顾往事:2001年12月10日,那条不算宽阔的胡同,是一个起点——从此刻出发,从此地出发,我们共同见证了一条遍及全国、辐射全球,历经20年仍生生不息的“红色生命线”。 中华骨髓库,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建立的“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资料检索库”,至1996年实现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用了4年时间。 2001年,中华骨髓库迎来了使命的转折点,也迎来了改变血液病患者命运的转折点。国家财政拨付彩票公益金支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指导出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办法》及多个检索、移植相关规范性文件…… 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国家救助血液病群体的决心;延缓不了医疗进步、科技向善的时代趋势;更抑制不住人们撸起袖子,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红色生命线,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志愿捐献者血液的红色。 截至昨天(2021年12月9日),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捐献者数据累计近300万人份,累计捐献造血干细胞达12437例。 今天,来自陕西、浙江、安徽、湖北、贵州、广东六省的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即将实现捐献,使6名血液病患者获得新生。 曾经,我们为第一例成功捐献拼搏了4年;而今,我们平均每个工作日就能见证7例生命种子的传递。 红色生命线,串联起每一位志愿者赤诚的红心。中华骨髓库已成立国家级志愿服务总队、省级志愿服务大队,志愿者遍布全国,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相关志愿服务。 红色生命线,是每一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每一位专家、名人、明星的积极参与,是国家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是各级媒体伙伴的大力宣传,也是社会各界的爱心帮助……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华骨髓库的20年,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砥砺前行的20年。20年,凝聚了无数努力与爱的红色生命线,最终拧成了一条坚实的绳索。当血液病患者被困于病痛与生死的万仞深渊,就是这条绳索展现力量的时候! 未来,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华骨髓库将继续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努力发挥好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来自:中华骨髓库
阅读 266 次
“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公益歌曲《多幸运遇见你》

“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公益歌曲《多幸运遇见你》

为了庆祝第七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2021年9月18日),感谢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捐献者、志愿者们,中华骨髓库公益伙伴——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倾情创作了公益歌曲《多幸运遇见你》。 这首歌唱的是一种奇妙的缘分,这缘分连接了两个生命,一端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另一端是“受捐者”,我们称这缘分为“髓缘”。 [audio mp3="https://www.hscd.org/wp-content/uploads/2021/09/多幸运遇见你.mp3"][/audio] 《多幸运遇见你 》 作词:于晓明 杨晓冬 作曲:吴佳一 演唱:唐琴 录音:江振国
守护 —— 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抗疫侧记

守护 —— 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抗疫侧记

作为以公益为主题的视觉、影像盛典,一年一度的中国公益映像节如约而至。 中华骨髓库2020年公益宣传片《守护》作为第52号作品参赛,请大家在有效时间内,积极为作品投票。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无偿献血者点赞! 中华骨髓库公益宣传片曾参加2018中国公益映像节,并获得“最佳作品传播奖”和“年度优秀作品奖”两个奖项。 视频地址:https://v.qq.com/x/page/m32539s43bp.html 影片介绍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中华骨髓库有多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随省级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冒着感染风险救助新冠肺炎患者。与此同时,数十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完成采集,为急需移植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数以千计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捐献者参与无偿献血。 为了记录这个特殊群体的英勇事迹,展现捐献者、志愿捐献者在任何时期都能克服万难挽救生命的人格光辉,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人道精神,中国红十字会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拍摄制作了一部题为《守护》的公益宣传片,以此作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抗疫侧记。 大赛介绍 2021中国公益映像节结合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以及第九届中国公益慈善交流展示会“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主题,以“看见爱,看见未来”为主题,以“乡村振兴”“生命守护”“红色传承”为征片重点,面向全国征集乡村振兴、慈善文化、助学助残、妇儿关爱、生态文明、公益理念传播、党史学习教育、城市安全、民生微实事等领域的公益影片(短片、视频);同时设立港澳台单元,面向港澳台地区征集公益领域作品。 投票时间: 8月5日-8月15日,每日9:00-23:00 投票数量: 每个微信账号每日可投10票
阅读 414 次
中华骨髓库发布十二生肖卡通形象宣传海报

中华骨髓库发布十二生肖卡通形象宣传海报

近日,中华骨髓库发布了以十二生肖卡通形象为主体图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海报,萌萌的十二生肖,生动地阐释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大爱精神,选择自己生肖图案将她作为你手机的壁纸,想来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是中华骨髓库继发布专属卡通形象表情包后,在文创方面的又一力作,必将更好地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工作,欢迎大家分享使用。
阅读 2,633 次
中华骨髓库捐献突破一万例暨第六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活动在京举行

中华骨髓库捐献突破一万例暨第六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活动在京举行

9月15日,中华骨髓库捐献突破一万例暨第六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活动在京举行,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惠玲出席活动并致辞,代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向广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发展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媒体界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活动中,梁惠玲为全国第一万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林彬彬颁发荣誉证书。2017年,正值大学二年级的林彬彬加入中华骨髓库。2020年8月,她为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林彬彬说:“加入中华骨髓库时没想太多。回想起来,能在几年之内找到匹配的人,为他带去生命的希望,是一件神奇的事。为此,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活动现场,中国红十字会和国家卫健委等有关部委领导与第一万例捐献者共同启动了象征捐赠者和受捐者的匹配过程的万例拼图。同时,现场还举办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受捐者代表相见活动。河南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大队队长、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黄伟与当年接受捐献的白血病患者见面。2014年、2016年,黄伟先后两次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使患者即将凋零的生命重获新生。 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公益事业,造血干细胞捐献形成的“救在身边·爱心相髓”的鲜明特色已经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工作的靓丽品牌。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一万例,是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万例代表的不仅仅是个数字,更体现了一种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捐献精神和奉献爱心、挽救生命的社会风尚,是对“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生动诠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华骨髓库累计库容量超过281万人份,成为世界第四大骨髓库。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库,先后为28个国家和地区的360多名患者提供了造血干细胞。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平,副会长于福龙、副监事长李立东及国家有关部委相关负责同志,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受捐者代表、志愿者代表参加活动。 来自:中国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