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布纪念第九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海报

浙江省发布纪念第九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海报

今年9月16日是第九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活动主题是“感谢你,捐献者”。活动旨在倡导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致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及无偿献血者,鼓励适龄健康公民加入到挽救血液病患者的行列中来。 近日,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设计了“感谢你,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感谢你,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两款主题海报,供大家用作公益宣传推广。 目前,该海报已经在杭州地铁有关站点以“语音播报+灯箱海报”的方式进行展示宣传。 来源:浙江省红十字会
5·8人道公益日 | 呵护生命的“四叶草”

5·8人道公益日 | 呵护生命的“四叶草”

“尊敬的哥哥/姐姐: 谢谢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健康、快乐了。我们虽然不相识,但您用宝贵的造血干细胞救治了我,让我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这是浙江省第77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潘雅(化名)救助的小患者贝贝(化名)托红十字会转交的感谢信。贝贝在出生5个月时被诊断为重度地中海贫血,靠长期输血维持生命,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疾病的唯一方式。 等待了十一年,贝贝终于等到了配型相合,且愿意为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潘雅。因为双盲原则,患者和捐献者并不知晓对方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永远也不可能见面。 潘雅说:“虽是陌生人,但是她和我有这么奇妙的缘分,我一定要给她活下去的希望。”2022年4月1日,潘雅顺利捐献14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生命的种子”第一时间被送往移植医院,输注到在无菌仓等待移植的贝贝体内,两个素昧平生的人从此血脉相连。 在十万株苜蓿草中,才会出现一株四叶草。于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中,才会有一人与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 感恩这份来之不易的缘分,一起关爱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传递生的希望。 今年“5·8人道公益日”,浙江省红十字会上线“四叶草”项目,拟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志愿者购买保险,提供人道救助,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传,壮大入库志愿者队伍。 扫描图片下方二维码,献出您的爱心。让我们一起呵护生命的“四叶草”。 相关链接: 浙江省自2001年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二十余年来,捐献数量从以往的“10年捐献百例”发展到如今的“年捐献超百例”。2022年再创新高,共实现捐献115例。截至2023年4月,全省已有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近11万人,成功捐献900例,其中二次捐献者17人。
加入中华骨髓库,再造生命的奇迹
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900例

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900例

4月26日,来自杭州市上城区的赵宇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25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完成的“生命种子”立即被送到远方的城市,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赵宇也幸运地成为浙江省第9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今年34岁的赵宇是杭州市某机关单位的一名宣传干事。2019年的一天,他在参加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时,了解到我国目前恶性血液病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需求现状,毫不犹豫地留取血样,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对于成为捐献志愿者这件事,身边有些人不太理解,认为陌生人之间配型成功的几率太小,意义不大。但是在赵宇看来,这是多一份生命的希望,对于患者来说很重要,他下定决心“如果配型成功,一定会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从此,赵宇就开始了长达4年的“生命之约”守护之旅。“刚入库的那会儿,我还经常关注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新闻,有时候也会打电话去红十字会咨询了解入库后的进展情况。”赵宇说道,“但经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我了解到这是一份‘爱的盲盒’,什么时候拆、礼物给谁?都是一份未知。” 今年2月下旬,正忙碌于工作的赵宇接到上城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来电,他被告知入库血样HLA检测信息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有一刹那的愣住,转眼过去了三四年,本以为配型成功的事情很难发生了,没想到缘分就在不经意间来了。”他坚定地回答愿意捐献,并随时等待“召唤”。 “能够匹配上是很难得的缘分,我爱人的单位里也有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很安全的。‘爱的盲盒’突然降临,怎么能放弃这次救人的机会呢?肯定要如期赴约。”赵宇笑着说道。 患者病情很着急,赵宇第一时间完成了高分辨配型和捐献前体检。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还向家人普及捐献知识、讲解捐献过程。妻子给了他很大的理解和支持,女儿对他说:“爸爸,你是我的超级英雄,我为你自豪”。赵宇单位领导得知此事后,也第一时间协调工作给予他大力支持。 赵宇母亲去世早,他和爱人都是公职人员,结婚后由于工作原因一直分居两地,赵宇独自带着4岁的女儿在杭州,只有节假日一家才能团聚。为了这次捐献,赵宇爱人原本已经提前安排好调休,准备在赵宇捐献期间带娃。但就在入院的前一天,单位有紧急任务,所有人员全部被取消休假。赵宇不想因个人私事耽误捐献,所以临时聘请了一位阿姨帮忙带娃、送娃上学。这件事直到办好入院手续后,才被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无意得知。“我女儿和我说,爸爸,不要担心我,我在家会很乖的,你也要加油哦。”说到懂事的女儿,赵宇心里有点酸酸的。 在完成捐献后,赵宇也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患者送去祝福和鼓励:“能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我很开心!希望可以助你战胜病魔。往后的日子,愿你健康而快乐,不负新生。” 相关链接 浙江省自2001年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二十年时间,捐献数量从以往的“10年捐献百例”发展到如今的“年捐献超百例”,2022年再创新高,共实现捐献115例。截至2023年4月,全省已有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近11万人,成功捐献900例,其中二次捐献者17人。 来源:浙江红十字
坚定信心 再启新程

坚定信心 再启新程

全省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挥别不平凡的2022年,我们即将迎来2023年的第一缕曙光。值此新年来临之际,省红十字会谨向你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2022年,全省红十字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题,积极投身我省“两个先行”建设,依法履职尽责,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救在身边”特色工作品牌,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这一年,我们坚持政治统领锚定事业发展方向。深化党建带群建工作,推动全省89个县(市、区)健全完善党组班子,134支红十字救援队建立党支部99个,实现应建尽建。召开省红十字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领导班子,表彰292名红十字事业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和个人,为凝聚各方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出动员令、吹响冲锋号。 这一年,我们克难攻坚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大力推进“救在身边”专项行动,1-11月,全省累计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577万人次,培训持证人员69万余人,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成功承办第六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和3个单项第一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健全救灾救援联动机制,举办长三角红十字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组织全省15支红十字救援队参与台风“梅花”灾害救援;调派21名救援队骨干队员驰援浦东,参与“大上海保卫战”,开展环境消杀,连续奋战17天。深入开展生命教育,建成省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全省96个生命教育体验馆累计参观体验超300万人次。弘扬新型生命文化观,年内新增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登记5.5万人,实现捐献74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新增入库9000人份,实现捐献115例,单年捐献量创历史新高。 这一年,我们助力共同富裕彰显新担当新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省政府专门签订合作协议,支持我省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全国首届红十字“5·8人道公益日”网络众筹和腾讯“99公益日”网络众筹活动中,全系统筹款总额2266.81万元,同比增长455%。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省红十字系统募集社会捐赠款物超过5亿元,设立实施各类人道公益项目530余个,受益困难群众180余万人次。 这一年,我们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群众质效。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数字红会”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阳光红会”信息公开平台有效应用,让红十字领域数字化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年内新增红十字基层组织近万个,会员和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疫情防控新情况下,一支支红十字志愿服务小分队活跃在群众身边,持续开展暖心配送、送医送药、防疫消杀、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新建成标准化博爱家园361个,总数超过1000个。涌现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浙江好人”等大批红十字领域先进典型。 回望这一年,是“你”责任在心,担当在肩;是“你”甘于奉献,倾力倾情;皆因有“你”,才能硕果累累。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即将到来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细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新时代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省政府、总会合作协议要求以及省红十字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部署,奋发有为,砥砺前行,持续打造“红十字救在身边”标志性成果,以当好生命健康“守护者”和困难群众“暖心人”的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红十字力量。 祝大家新年吉祥,身体安康,阖家幸福! 浙江省红十字会 2022年12月31日
快来看!红十字新“星”出炉

快来看!红十字新“星”出炉

在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省红十字会为褒扬红十字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推动红十字志愿力量更好助力我省“两个先行”建设,通报表扬了2022年度浙江省五星级红十字志愿者和省属一至四星级红十字志愿者。 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廖斌等298人被评为五星级红十字志愿者,浙江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徐若彭等153人被评为省属一至四星级红十字志愿者。 名单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tnpbtvmKszywnY9TaX85mA 其中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此次有16名成员的获评,名单如下: 五星级红十字志愿者 马庆喜    男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周荣军    男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徐盛杰    男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四星级红十字志愿者 吴筱莲    女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王丽娜    女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朱敏芳    女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楼烈锋    男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潘克勤    女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王建琴    女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三星级红十字志愿者 陈柯谷    男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刘常彬    男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徐    梅    女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徐    鹏    男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徐    青    男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二星级红十字志愿者 张耀虹    女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闫    敏    女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注:已有多位成员在历年评选中获得五星级红十字志愿者) 来源:浙江红十字
浙江省红十字会在温州举办“感谢您,捐献者”故事分享会

浙江省红十字会在温州举办“感谢您,捐献者”故事分享会

9月17日,浙江省红十字会联合温州市红十字会,在温州城市大学举办纪念第八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暨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800例故事分享会,这是省红十字会第三年以舞台剧形式举办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主题故事分享会。 本次故事分享会以线上方式进行,围绕“感谢您,捐献者”主题,宣传捐献者、志愿者大爱奉献的生命故事,希望以此向全社会传递有关“爱与捐献”“生命与永恒”的理念。省本级、温州市两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员、省第8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来自温州高校的学生志愿者代表参加演出。 捐献者的故事,采集室的故事,志愿队的故事……串联起一曲生命的赞歌。 故事分享会以第800例捐献者、00后郑伟庆的真实故事为主线,分青春序曲、无悔青春、热血青春、青春向阳四幕,表现以郑伟庆为代表的捐献者从校门走向社会,心怀大爱之心,恪守“生命之约”,激昂青春、绽放芬芳的感人故事。 在分享会上,省红十字会推出由省红十字会理事、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服务队队长、省第10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靳毅作词,捐献者代表演唱的队歌MV——《爱在路上》,致敬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大家庭。 当晚,还成立了温州市高校爱心联盟。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商学院、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理工学院、温州肯恩大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城市大学、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校、温州护士学校等11所高校成为首批入盟创始成员。各高校学生代表发出“生命之约”青春倡议,倡议青年人深思熟虑入库,义无反顾捐献,点亮生命的希望。 据悉,截至目前,我省已有近11万名入库志愿者,有820余名捐献者为需要帮助的“陌生人”馈赠了“生命的种子”。 来源:浙江红十字
捐献造血干细胞,点燃生命希望
原创MV《生命奇迹》,用大爱谱写生命接力之歌

原创MV《生命奇迹》,用大爱谱写生命接力之歌

人海茫茫,寻找生命的亮光 你的出现,点燃了夜空心向阳 爱的火炬,捐献者来传递 生命接力,红十字创造奇迹 …… 为纪念第八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浙江省红十字会推出一首由红十字人作词、作曲、演唱、制作的原创歌曲《生命奇迹》,致敬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用歌声号召更多的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列,为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由国家一级演员、浙江省红十字会公益形象大使,浙江省红十字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郑培钦演唱。 生命奇迹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之歌) 世事沧桑 生命难免遇无常 你的力量 驱散了折翼的悲伤 心怀期冀 人生总会有奇迹 不忍别离 注定在第六对相遇 生命的种子(啊) 悄然生长 万分之一的缘分(哦) 相逢化作昂扬 人海茫茫 寻找生命的亮光 你的出现 点燃了夜空心向阳 爱的火炬 捐献者来传递 生命接力 红十字创造奇迹 生命的种子(啊) 悄然生长 万分之一的缘分(哦) 相逢化作昂扬 生命的种子(啊) 悄然生长 万分之一的缘分(哦) 相逢化作昂扬 视频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yvcRMl4aKRNl5hjtF3NvCg 来源:浙江红十字
歌曲《爱在路上》首发!讲述“生命的快递员”誓言和使命

歌曲《爱在路上》首发!讲述“生命的快递员”誓言和使命

在浙江,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 服务队成员大多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肩负责任,使命必达。他们风雨兼程、日夜同行,不辞辛劳奔波在传递“生命的种子”的大道上,被誉为“生命的快递员”。 [gallery link="file" columns="2" size="medium" ids="4534,4533,4531,4535"] 自2016年重组至今,志愿服务队护送的足迹途经24城市(58家医院),行程近20万公里,差不多绕地球5圈。 这支队伍也发展到集造血干细胞知识宣讲、陪伴捐献、护送造血干细胞等致力于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综合性志愿服务队。 2022年9月17日是第八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推出由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省第10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靳毅作词,捐献者演唱的队歌——《爱在路上》。 [video width="1920" height="1080" mp4="https://www.hscd.org/wp-content/uploads/2022/09/《爱在路上》-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歌.mp4"][/video] 讲述他们的誓言和使命 致敬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 无私奉献的大爱之人! 来自:浙江红十字
第八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暨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800例主题宣传活动即将在温召开

第八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暨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800例主题宣传活动即将在温召开

为开展好“爱心相髓+生命教育”行动,加强造血干细胞捐献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晓率和支持率,促进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发展,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联合温州市红十字会将于9月16至18日在温州市举办 “感谢您,捐献者”—第八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暨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800例”宣传系列活动。 在活动期间,浙江省第十四届“红十字公益之星”代表,省、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温州有关高校师生代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各市红十字会、温州市龙湾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特邀代表等将参加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趣味运动会、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800例主题宣传故事会、第十四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座谈交流等系列活动。 据悉,截至2022年9月14日,浙江省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近11万,共实现捐献827例。 来源:新华网
昂扬奋进的五年 | 造干捐献“浙”5年 数字内外看发展

昂扬奋进的五年 | 造干捐献“浙”5年 数字内外看发展

“6” 这个数字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一般称造血干细胞捐献是“爱在第六对的相遇”。 众所周知,人类有23对染色体,来自于父母各23条。 其中,在第六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有着由遗传决定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它的配型匹配度高低则是决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成败的关键之一。 “100” 从2003年到2012年,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用了10年时间突破了百例。此后,捐献事业快速发展,仅2020年当年全省就捐献了103例,实现了从“10年捐献百例”到“年捐献超百例”的飞跃。百例用时不断缩短,这背后是时间与生命的赛跑。 “800” 这2022年7月8日,温州商学院的学子郑伟庆,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成为浙江省第8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郑伟庆出生于2001年,是目前我省年龄最小的捐献者。 …… 5年间,浙江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悄然生长—— 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新增入库3万名;省级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新增至5家;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累计护送造血干细胞总里程达18.9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4圈多…… 5年内,难以用数字衡量的是情怀和感动,比如无私的爱与奉献、观念的转变、红十字人永不改变的初心…… 这些可统计的、不可统计的元素,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让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迈出坚定的脚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801:数字背后是火热的人生 截至2022年7月8日,全省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累计103437人,成功捐献801例。捐献者来自各行各业,有医护人员、教师、学生、企业人员、公务员等等,他们身份不同,都义无反顾…… 23岁的爱美女孩余悦琴,为了保持身材,一直严格控制体重。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后,为了保证造血干细胞捐献顺利进行,她加强营养,半个月里重了近10斤。她的捐献事迹被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宣传报道,并获评“浙江好人”。 新杭州人邵鹏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辞去了工作,他说:“工作没了可以再找,生命逝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我还是一名预备党员,挽救他人生命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 为挽救生命二次出征的温州医科大学子陈泽伟,用行动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捐献后他以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点亮生命新希望”为己任,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扛起青年担当。 来自湖州长兴巡特警大队的徐刚,是一名退役军人,采集结束后拍照,徐刚郑重地把党徽别在了左胸口,他说这神圣的时刻,只有党徽才能与之相匹配。为人民服务,是这名青年党员刻在骨子里的想法。 62:认识、相信、融入,这个“集体”越发壮大 2019年9月2日,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开幕。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荣获“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队长靳毅作为代表出席大会,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于2016年初重组至今,已累计护送造血干细胞154余次,送达23城市57家医院,总里程达18.9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四圈多。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62支,其中2021年新建立5支,全年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近8000人次。 一位皮肤黝黑的汉子,穿着标志性的“小黄人”衣服,斜背着蓝色的方箱,急促地穿过杭州熙攘的人群。几个小时后,他出现在国内某个城市,为一个个生命带去希望……他便是张剑。张剑自2014年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后,开始了与红十字的不解之缘。2016年,他加入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护送分队。 即使已经经历过多次护送,但每一次他都像第一次那样高度紧张。为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张剑始终紧紧抱着运输箱,偶尔还要稍微晃动一下箱体,保证造血干细胞不会凝固。“箱子一直要在我的保护之下。”张剑说,有时碰到长距离的护送,他通常不吃不喝,连去厕所都会把箱子挂在脖子上。 几年来,张剑成功将12份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护送到广州、海口、成都等10个城市,累计护送里程两万多公里,见证了一个个鲜活生命的二次绽放,也见证了一个个原本处于绝望边缘的家庭重新燃起希望。 像张剑这样的“小黄人”还有很多…… 潘克勤、黄钢锋、陆雪贤、马庆喜、曹幼君……一个个捐献者在捐献后,“变身”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志愿者,继续奉献在创造“第六对相遇”奇迹的道路上。他们现身说法,通过讲述自身捐献的经历,动员更多人加入到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 靳毅、张剑的事迹收录在浙江高中《人·自然·社会》新版教材中,《超级英雄》公益片、《遇见陌生人》微电影戳中无数观众的泪点,成为很多人了解、接触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起点。 3↑:数字映射出  红十字人的初心 2021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爱心工作室”挂牌并开展首例采集,这是继浙医一院、省中医院之后,省红十字会在省会杭州设立的第3家省级造血干细胞采集点。 这标志着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省红十字会着力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的形成,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目前,除采集外,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各个环节工作,全部都可以在各市、县(市、区)红十字会完成,志愿者不出县就能完成捐献前的相关事项。目前除省会杭州设置采集点外,宁波、温州也可以独立承担捐献采集任务,金华采集点正在建设中,让捐献者就近完成捐献。 不仅如此,2017年,省红十字会在全国率先开发延伸到各市和县(市、区)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信息化系统、手机APP管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2020年,又积极争取国家中心新系统向全省各市和县(市、区)红十字会开通客户端,成为全国第一个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系统全省联网的省份;并结合“数字红会”建设,在“浙里办”APP建立通道,开发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信息登记、血样寄送有关业务系统。 数字增长的背后,同样离不开不断创新的工作机制,更离不开多维度的广泛宣传,使传递“生命火种”深入人心。 据了解,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支持下,捐献者及其亲属用血被纳入保障范围,捐献者在全省享受“三免”政策;捐献者家庭纳入落户积分、子女就学优先、享受贷款优待范围,营造“捐献光荣”的良好氛围。自2017年以来,先后有20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被评为“浙江好人”,1名被评为浙江骄傲人物,1名被评为“中国好人”,1名捐献者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近年来,省红十字会不仅积极联系新闻媒体,借助新媒体、自媒体,全方位、多视角展示捐献的精彩案例和真实的感人瞬间;还在宣传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运动为载体,组织捐献者集体参与公益宣传,并在杭马赛事上招募数百名“生命关爱使者”参与活动,共同传递造血干细胞健康捐献理念。 如今,走在社区、车站、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宣传手册、宣传海报、公益视频等各种形式造血干细胞捐献公益广告。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资料库。 “捐献造血干细胞,点亮生命新希望”正在成为社会共识,成为社会新风尚。 下一个5年,期待更多平凡的你我,加入这支不平凡的队伍! 来源:浙江红十字
2022年人体器官捐献主题宣传云毅行暨助力“小桔灯”公益项目活动正式启动

2022年人体器官捐献主题宣传云毅行暨助力“小桔灯”公益项目活动正式启动

5月1日上午9点,由浙江省红十字会主办,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承办的2022“生命接力 ·人道伴行”人体器官捐献主题宣传云毅行暨助力“小桔灯”公益项目活动正式启动。约10万人通过央视频、FM93交通之声、华语之声和浙江省红十字会视频号在线参与和观看启动仪式。 仪式上,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佘新荷为活动云致辞并发出倡议:器官捐献,连接着逝去和新生、传递着爱和希望、展现出人性的真、善、美,邀请广大社会各界一起,以脚步丈量“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地图,为生命接力、为爱出发! 捐献者家属、移植受者、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志愿者代表讲述器官捐献和移植背后的感人故事。 启动仪式当天,有2000余人通过上传步数和转发朋友圈海报截图,完成活动打卡。 2010年,我省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截至今年4月20日,已经有超过21.7万人登记成为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在已经实现捐献的4000余名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中,有很多是夫妻、家庭成员共同捐献。 十二年来,器官捐献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成为浙江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新风尚。 据了解,此次活动得到省直属机关妇女委员会、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交通之声的支持。 5月1日—5月15日活动期间,大家可以点击链接,了解活动参与方式,助力器官捐献宣传,并为“小桔灯”——器官捐献者家庭孩子助学项目捐款。 来源:浙江红十字
她们用爱心架起一座“生命之桥”

她们用爱心架起一座“生命之桥”

近日,浙江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业务科(以下简称“业务科”)入选2021年度浙江省巾帼文明岗。该科室有9名女性,参与推动造血干细胞、器官(遗体、组织)捐献,架起“生命之桥”,挽救危重血液病和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从1%到20%,她们跨越难关 推动器官捐献是一项挑战传统观念的工作。业务科9名工作人员面对的是即将失去亲人的家属,在这个时候协调器官捐献,其难度超乎常人想象。1%,是她们给自己定的目标——希望动员过的100个脑死亡患者家庭中,能有1个家庭同意捐献亲人的可用器官。 曾经有一名男性患者因为车祸脑死亡,协调员与他的家人沟通,询问他们可不可以考虑器官捐献。没等话说完,患者的父亲转身就留下一句:“不考虑。” 经过10天的艰难沟通,患者的妻子终于同意,她说:“刚听到器官捐献的时候,真的接受不了,我们已经这么可怜了,为什么还让我们捐献?但是事情总是两面性的,如果我们把器官捐献出去,就可以挽救其他家庭。” 如今,协调员仍对那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她说:“我们经常说去救别的病人,她却说救别的家庭。我想,他们最能体会一个人的离去,会给整个家庭带来什么。” 最终,这名患者的心脏移植给了一名男孩,原本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他,不仅活了下来,还通过努力考上了当地的重点中学。 这样的结果,生动诠释了人体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最初的工作目标早已从1%变成了20%,浙江省器官捐献也实现了从“年捐献个位数”到“年捐献300余例”的转变,为越来越多人带来生的希望,仅2021年,全省就有2000余名患者因此重获新生。 延续大爱,她们帮助捐献者家庭 2015年,昭通云南女孩馨馨的父亲过世后捐献器官。馨馨早年经历了母亲离世的悲痛,如今又失去了父亲,爷爷奶奶也已经年迈,整个家处于风雨飘摇中。器官捐献者家庭中有很多和馨馨类似的情况,他们都牵动着协调员的心。 业务科自发成立协调员杂货铺,通过在朋友圈出售公益商品,筹集公益金,并发起“小桔灯”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孩子成长陪伴志愿服务项目,利用业余时间走访捐献者家庭孩子,为他们提供助学服务,实现他们的微心愿。 2019年暑假,业务科收到了馨馨发来的照片:“阿姨,这是我上个学期获得的23张奖状。”去年,馨馨被当地重点初中尖子班录取,业务科工作人员都为她感到高兴。 2019年11月,项目更名为“小桔灯”助学项目。项目设立7年以来,关爱帮助浙江省443个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的625个孩子,遍及全国22个省份、118个市、284个县区。省本级累计助学1046人次,其中68个孩子考上了大学,15人已经大学毕业。 2021年,“小桔灯”助学项目获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今年还入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候选名单。 从器官捐献协调工作到关爱捐献者家庭,她们努力完成着爱的接力。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阅读 127 次
爱心传承·生命接力, 森山致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爱心传承·生命接力, 森山致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爱心传承·生命接力。11月12日,森山致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爱心捐赠仪式在森山健康小镇举行。浙江省红十字会、金华市红十字会、义乌市红十字会、森宇控股集团相关领导以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代表共计100余人,同聚森山,见证爱的力量,唱响生命赞歌。 爱心相“髓”,让爱永续。此次森山向浙江省红十字会定向捐赠价值68万元的森山铁皮枫斗产品,专项用于慰问浙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也是继今年初森山通过浙江省红十字会定向捐赠价值73万元铁皮枫斗产品,用于助力浙江一线医护和防疫人员抗击新冠疫情后的又一次爱心壮举。 “这是森宇对国家、对社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凡是对百姓有利的事情,我们要去做;对社会有利的事情,我们要去做;对地方经济有利的事情,我们要去努力,这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正如森宇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俞巧仙所说的,森宇成立23年来,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演绎博爱情怀。 俞巧仙表示,未来,森宇将持续与浙江省红十字会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因为森宇一直把“为大众健康服务”作为企业使命,与浙江省红十字会的一直以“保护生命和健康”为工作主线是高度契合,可以说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 来自:杭州日报  记者 吴静
全省红十字系统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在杭召开

全省红十字系统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在杭召开

9月22日上午,全省红十字系统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在杭州市余杭区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聚焦开展具有鲜明红十字辨识度的志愿服务和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部署推动新时代我省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助力省域治理现代化和“重要窗口”建设。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卢春中,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陶竞出席会议并为2020年突出贡献红十字志愿服务团体和红十字志愿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佘新荷主持会议。 卢春中充分肯定了我省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一是红十字志愿者已成为全省志愿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红十字志愿服务极大地丰富了我省志愿服务的内涵,三是红十字志愿服务精神为“文化浙江”建设增添了活力。 卢春中强调,红十字志愿服务源远流长,红十字志愿者昂扬勃发,红十字志愿服务精神独树一帜。进入新时代,全省红十字志愿服务理应在建设“重要窗口”的新征程中再谱新篇、再立新功。 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 二是要深刻精准把握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实践要求,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作为重点,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作为原则,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 三是要深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四是要深化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陶竞指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发展壮大,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许多重要事务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各级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她强调,加快推进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的必然要求,是红十字组织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是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的重要抓手,是全省红十字系统参与“重要窗口”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健全完善我省现代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方面。 陶竞总结了近年来全省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一是抓组织领导,协调联动,管理进一步规范;二是抓领域融合,拓展格局,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三是抓品牌培育,铸造名片,特色进一步彰显;四是抓阵地建设,整合资源,活力进一步绽放;五是抓典型推广,示范带动,组织队伍进一步优化。 陶竞强调,红十字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红十字志愿服务十分光荣、任重道远。各级红十字会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发展壮大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合力推动红十字志愿服务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让红十字志愿服务辨识度更鲜明,队伍更有活力,活动品牌更深入人心。 她对做好新时期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进一步壮大红十字志愿服务力量。红十字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体是各级红十字会的重要工作伙伴。要大力发展红十字志愿者;要积极组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要加快培育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 二是进一步彰显红十字志愿服务特色优势。要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为己任,倡导开展辨识度高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着力打造红十字志愿服务品牌。 三是进一步建好红十字志愿服务阵地和平台。服务阵地和平台是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也是“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的具体体现。抓服务阵地和平台建设,要善于融合结合,注重长效,增强实效,讲好故事。 四是进一步强化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和激励。红十字志愿服务,重在日常、贵在经常、难在长常。深入推进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必须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褒扬激励。 会上,湖州市红十字会、杭州市余杭区红十字会、宁波市奉化区红十字会、温岭市红十字会、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海宁市博爱365志愿服务队、绍兴市财政局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金华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江山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舟山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舟山市红十字会海岛巡回医疗队)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杭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魏丹英,余杭区委常委、统战部长袁水良等出席会议,各市、县(市、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工作分管领导、业务骨干、红十字志愿服务团体和志愿者代表等170人参加会议。 “数”说浙江省红十字志愿服务 2020年印发2个指导性文件: 2020年表扬25个突出贡献红十字志愿服务团队、192名突出贡献红十字志愿者: 1. 现状 志愿服务队伍:1600多支; 志愿者:20多万名; 与各级理事单位合作项目:70多个; 与其他群团组织合作项目:150多个; 与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合作项目:200多个; 实施“情暖浙江·红十字志愿服务”培育发展计划:累计投入培育扶持资金180万元,资助扶持项目90个; 入选总会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和红十字青少年社会实践项目:39个; 全省红十字领域“中国好人”:5名; 全省红十字领域“浙江好人”:132名; 省首届最美(最佳)志愿服务典型:6个; “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1个——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服务队; 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7个。 2.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红十字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体要实现量的增加、质的提升。 数量上—— 各类红十字志愿者占常住人口的5‰以上,全省注册登记的红十字志愿者总数不少于32万人; 县级以上红十字会直接联系指导的志愿服务队不少于3支,每个红十字基层组织至少有1支志愿服务队。 质量上—— 把规范管理作为头等大事,借助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和全省志愿服务管理平台,确保红十字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体登记率达100%; 把打造品牌作为重要任务,每个县(市、区)在当地乃至全省至少有1个影响力广泛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或品牌; 把激发荣誉感作为内生动力,进一步建立落实志愿服务表扬激励长效机制。 通过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稳步推进红十字志愿服务专业化、制度化、品牌化、长效化、社会化发展。 来自:浙江红十字
致敬600例 我们再出发

致敬600例 我们再出发

9月19日至20日,由浙江省红十字会主办、宁波市红十字会承办的“致敬600例 我们再出发”暨庆祝第六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公益宣传系列活动,在美丽的宁波东钱湖畔顺利举办。 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陶竞,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佘新荷,省血液中心主任胡伟,以及全省11个地市红十字会领导参加活动。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来自全省各地市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代表、志愿者代表以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共计200余人,通过座谈交流、文艺晚会、毅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庆祝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600例和“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普及相关知识。 座谈交流 倾听捐献者心声 诸暨市的“拼命村书记”赵国信,在接到红十字会紧急采集通知时,不顾自己已经连续工作2个多月没有休息,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飞奔杭州捐献,他说“所有工作都可以放一放,救人要紧”;东阳市捐献者王浩伟,为了捐献而停止减肥,他把这称为“幸福的胖”;宁波市北仑区的韦丽青,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500毫升,刷新了我省单次采集量最多的纪录;平湖市的吴丽霞,2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只间隔9个月,成为我省累计捐献量最多的捐献者;衢州市的马群霞,捐献时是我省女性年龄最长的,在41岁和44岁分别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还有被评为“浙江好人”的天台好医生蒋廷锋、杭州好民警沈旦、援疆好老师罗生强…… 这些捐献者,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公民,但他们义无反顾的救人事迹分外精彩、令人感动。 9月19日下午,陶竞为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期间捐献的68位参会代表,颁发了“公益之星”荣誉证书,并倾听了他们的捐献故事,以及对捐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佘新荷主持会议,并对热心公益、甘于奉献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表示敬意。“希望全省红十字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社会宣传,提升服务,推动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主题宣传 活动精彩纷呈 因为同一份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家庭的捐献者们,汇聚在红十字的旗帜下,一路相伴,以爱为名,为爱出发。 作为此次系列活动的重头戏,9月19日晚上的主题宣传活动共有“我们+有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与你在一起”“一路上有你”四个篇章。 活动现场,陶竞致辞,向广大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者和捐献者表示致敬,并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起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中来,为更多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为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佘新荷还为新成立的省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授旗。 活动中,舞蹈《我们+有你》《快乐出发》《感恩的心》,歌曲串烧《志愿者城市带》,小品《三献之家》,舞蹈诗歌朗诵,大合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表演,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我国每年有百万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加上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成功率仅有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大部分病人因为得不到移植而徘徊在生死边缘,甚至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但也有那么一些人,幸运地配型成功,并得到移植。 对于这些受捐者来说,是捐献者的出现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尽管双方从未谋面,但因为捐献,两者身上开始流淌同样的鲜血,成为最特殊的一家人。活动现场,主持人宣读了重获新生受捐者给捐献者寄来的家书、录制的视频。《一封家书》字里行间洋溢着患者重获新生的激动,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抒发着要回报社会的诺言。 毅行活动 传递爱和希望 公益之行,永不止步。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600例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用爱来创造一个个奇迹。 9月20日,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捐献氛围,还在宁波东钱湖畔组织开展了一场“为生命接力”的主题毅行活动。 活动现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杨沛宇宣读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倡议书。 参加毅行活动的人们,大家身着统一服装,挥动着红十字旗帜,绕东钱湖步行六公里,并向沿途群众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传递捐献大爱理念。 新闻链接 我省自2001年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快速健康发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已从原来的“十年捐献一百例”发展到了如今的“年捐献破百例”,不少青年学子在18周岁之际把志愿入库作为自己的成人礼,还有些年轻情侣在领取结婚证之日同时双双登记入库。 截至9月20日,全省已有累计入库志愿者9.3万余人,累计实现捐献610例,其中2020年已实现捐献70例。 来自:浙江红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