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举办第十五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座谈交流活动

浙江省举办第十五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座谈交流活动

7月8日,浙江省第十五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座谈交流活动在杭州举办,96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期间成功捐献)获通报表扬。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主任马小龙,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张孚传等参加座谈交流,来自全省各地的捐献者、志愿者、各采集医院的医护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共100余人参加活动。 座谈交流活动上,宣读了第十五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名单。马小龙为29名“红十字公益之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向挽救他人生命的“生命战士”们致敬!张孚传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点赞,因为他们的捐献才让患者有了重生的希望和“勇敢的心”,祝福捐献者在人生的旅程上“飞得更高”!捐献志愿者代表还朗诵了诗歌《用生命影响生命》,歌颂宛如点点繁星、照亮他人生命长河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座谈交流中,捐献者们畅谈自己的捐献故事 浙江省第813例捐献者李健斌:因发小得了白血病去世,心中一直无法释怀,长大后一直坚持献血,能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延续他人生命,我告慰了自己的好友。 浙江省第815例捐献者徐金友:捐献后第40天,我就走了川西线,一点事没有。我的事迹影响了登山圈的朋友,已经有9个人入库了。 浙江省第829例、兰溪市首例捐献者,基层医务工作者郭建江:作为兰溪市首例捐献者,我有义务作好表率,通过讲述自己的捐献经历现身说法,做好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宣讲。 浙江省第835例捐献者、幼儿园老师王璐翼:当孩子们知道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了一个人时,都露出了敬佩的眼光,他们可能还不懂捐献,但会慢慢理解生命的意义。我要把“爱的教育”继续做下去,影响到更多的孩子。 更多的捐献者纷纷表示,“如果还有下一次捐献机会,我仍会说‘我愿意!’”“我要通过现身说法,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虽然捐献完成已过去数月,但是大家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然有些激动。 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员还介绍了近年来服务队开展的重点工作、特色和亮点,并展示了《年报》。捐献者、志愿者、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分别对做好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马小龙听取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自身捐献经历和捐献感受,一一回应了与会人员提出的相关建议后,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对浙江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工作充分赞许。 最后马小龙主任寄语广大捐献者、志愿者:每一次的“我愿意”都彰显了志愿者“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每一次行动都会影响到身边人,是为捐献事业作出的一份努力。每一位成功捐献者都是发现光、成为光、传播光的使者,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浙”里有爱,让我们“江”(将)爱进行到底。 来源:浙江省红十字会
阅读 70 次
浙江省第十四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名单公布

浙江省第十四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名单公布

11月19日下午,浙江省第十四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座谈交流活动在杭州举办,通报表扬109名在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期间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并向来自全省各地的27名“红十字公益之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致敬这些用自己的爱心善举辉耀了红十字人道光芒的捐献者,致敬他们宛如闪亮的繁星,点燃了生命的希望,壮丽了生命的长河。 在座谈交流中,捐献者们畅谈自己的捐献故事:“我捐献时其实很紧张,但我不后悔。”“别人帮助过我,现在我想回报社会。”“能配型成功是一种幸运,我肯定要去做的”“如果还有下一次捐献机会,我仍会说‘我愿意!’”…… 虽然捐献完成已过去数月,但是大家回忆起当初的情形,仍然有些激动。 申屠良军是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的村干部,捐献后回到村里,村民问起造血干细胞捐献到底是怎么样的?申屠良军说:“就是我血液里有用的东西,拿一点出来给病人,给他治病用。”看他捐献完每天还照常去村委会上班,不久后村委会里大家都去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陈龙是台州市路桥区的捐献者,他把自己捐献时的照片发在了朋友圈,看到他的状态,身边的朋友也被感染,咨询陈龙得知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过程就类似于献成分血(机采血小板),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概率低,那就先志愿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如今朋友成了一名“献血狂魔”,每半个月就要去献一次血小板。 还有正在参评浙江“最美建设人”的付林峰,他直言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却收获了社会和行业太多的赞美。 大家纷纷表示,捐献后工作生活都很快回归了正常,家属和亲人的担忧、身边人的疑虑也随之消失,这也坚定了他们继续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代言人、宣传者的信心。 座谈会上,多位捐献者表示希望加入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带动身边人加入志愿者行列,进一步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为更多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座谈会上,捐献者、志愿者、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分别对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捐献者陈俊勇建议,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可以与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联合,共同推动捐献知识的普及,运用短视频平台的短、平、快特点,广泛传播捐献者的捐献事迹。 采集医院的医护代表吴筱莲介绍了省中医院与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共同发起的“守护爱,守护生命”志愿服务项目,用中医特色保障“生命种子”顺利采集。她建议向全省推广该项目,为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贡献“浙江经验”。 来源:浙江红十字
阅读 114 次
加入中华骨髓库,再造生命的奇迹
群“星”汇聚 全场闪亮

群“星”汇聚 全场闪亮

7月24日,省红十字会在嘉兴举办第十三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座谈交流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红十字公益之星”代表和志愿者代表、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表扬致敬捐献者 活动宣读了《浙江省红十字会关于公布第十三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名单的通知》。 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捐献造血干细胞的41位参会代表开心地领到了“红十字公益之星”荣誉证书。 向热心公益、甘于奉献的捐献者、志愿者致敬! 座谈倾听捐献者故事 在座谈会上,捐献者们畅谈自己的捐献故事:“我怕打针,但我不后悔。”“我家享受过政府低保,现在我就是想回报社会。”“如果还有下一次捐献机会,我仍会说‘我愿意!’”…… 捐献者们语言质朴,却极为感人。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但却纷纷为身边的“生命战士”竖起了大拇指。 东阳的王浩伟、温州的陈泽伟不到半年为患者二次捐献;浦江的辅警张金梁、嘉兴秀洲的老师陶冶为了捐献减肥、锻炼;被评为浙江好人的余悦琴、西湖好人的邵鹏;衢州的基层医院院长周奕博、丽水电力一线工人邱世杰……这些捐献者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是他们义无反顾挽救他人生命的事迹格外精彩,都用行动彰显了平凡人的伟大。 大家纷纷表示,自己工作生活都已回归正常,家属和亲人的担忧、周边同事和朋友的疑虑和畏惧也随之消失。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继续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代言人、宣传者的信心和决心。 来自温州的叶建军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捐献后他还动员妻子和孩子成为了入库志愿者。 来自绍兴的麻奇军,是浙江省首批在西藏服役的军人,在他的影响下已经有5名战友成功采样,加入这支爱心队伍。 憧憬寄语捐献事业 捐献者、志愿者还对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壮大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为更多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捐献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 “健全和完善捐献者优待政策,给予捐献者更多的关爱。” …… 来自:浙江红十字
阅读 279 次
致敬600例 我们再出发

致敬600例 我们再出发

9月19日至20日,由浙江省红十字会主办、宁波市红十字会承办的“致敬600例 我们再出发”暨庆祝第六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公益宣传系列活动,在美丽的宁波东钱湖畔顺利举办。 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陶竞,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佘新荷,省血液中心主任胡伟,以及全省11个地市红十字会领导参加活动。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来自全省各地市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代表、志愿者代表以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共计200余人,通过座谈交流、文艺晚会、毅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庆祝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600例和“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普及相关知识。 座谈交流 倾听捐献者心声 诸暨市的“拼命村书记”赵国信,在接到红十字会紧急采集通知时,不顾自己已经连续工作2个多月没有休息,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飞奔杭州捐献,他说“所有工作都可以放一放,救人要紧”;东阳市捐献者王浩伟,为了捐献而停止减肥,他把这称为“幸福的胖”;宁波市北仑区的韦丽青,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500毫升,刷新了我省单次采集量最多的纪录;平湖市的吴丽霞,2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只间隔9个月,成为我省累计捐献量最多的捐献者;衢州市的马群霞,捐献时是我省女性年龄最长的,在41岁和44岁分别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还有被评为“浙江好人”的天台好医生蒋廷锋、杭州好民警沈旦、援疆好老师罗生强…… 这些捐献者,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公民,但他们义无反顾的救人事迹分外精彩、令人感动。 9月19日下午,陶竞为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期间捐献的68位参会代表,颁发了“公益之星”荣誉证书,并倾听了他们的捐献故事,以及对捐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佘新荷主持会议,并对热心公益、甘于奉献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表示敬意。“希望全省红十字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社会宣传,提升服务,推动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主题宣传 活动精彩纷呈 因为同一份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家庭的捐献者们,汇聚在红十字的旗帜下,一路相伴,以爱为名,为爱出发。 作为此次系列活动的重头戏,9月19日晚上的主题宣传活动共有“我们+有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与你在一起”“一路上有你”四个篇章。 活动现场,陶竞致辞,向广大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者和捐献者表示致敬,并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起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中来,为更多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为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佘新荷还为新成立的省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授旗。 活动中,舞蹈《我们+有你》《快乐出发》《感恩的心》,歌曲串烧《志愿者城市带》,小品《三献之家》,舞蹈诗歌朗诵,大合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表演,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我国每年有百万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加上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成功率仅有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大部分病人因为得不到移植而徘徊在生死边缘,甚至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但也有那么一些人,幸运地配型成功,并得到移植。 对于这些受捐者来说,是捐献者的出现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尽管双方从未谋面,但因为捐献,两者身上开始流淌同样的鲜血,成为最特殊的一家人。活动现场,主持人宣读了重获新生受捐者给捐献者寄来的家书、录制的视频。《一封家书》字里行间洋溢着患者重获新生的激动,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抒发着要回报社会的诺言。 毅行活动 传递爱和希望 公益之行,永不止步。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600例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用爱来创造一个个奇迹。 9月20日,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捐献氛围,还在宁波东钱湖畔组织开展了一场“为生命接力”的主题毅行活动。 活动现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杨沛宇宣读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倡议书。 参加毅行活动的人们,大家身着统一服装,挥动着红十字旗帜,绕东钱湖步行六公里,并向沿途群众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传递捐献大爱理念。 新闻链接 我省自2001年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快速健康发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已从原来的“十年捐献一百例”发展到了如今的“年捐献破百例”,不少青年学子在18周岁之际把志愿入库作为自己的成人礼,还有些年轻情侣在领取结婚证之日同时双双登记入库。 截至9月20日,全省已有累计入库志愿者9.3万余人,累计实现捐献610例,其中2020年已实现捐献70例。 来自:浙江红十字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你们好吗?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你们好吗?

4月21日上午,浙江省红十字会第十一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座谈交流在温州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红十字公益之星”代表和省、市、县(市、区)各级志愿者代表、各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参加了活动。 会议播放了《捐献者,你好吗?》爱心回访视频。视频中, “战友们”真情流露,敬畏生命、无悔捐献的精神状态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捐献者。“好!很好!非常好!”,来自东阳的金逍君用三声响亮的回应替在场的每一位捐献者做了坚定的回答。其他捐献者也表示,如果重新选择一次,他们仍会义无反顾,用“举手之劳”去挽救另一个脆弱的生命。 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全省共有64位志愿捐献者成功捐献。会议对这64名(省第402例-465例)捐献者进行了表彰,授予浙江省红十字第十一届”红十字公益之星”荣誉称号。 座谈中,大家对自身捐献后的身体和生活情况也进行了交流。纷纷表示,捐献后身体恢复的很好,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由此也打消了关心自己的家属和亲人的担忧、同事的疑虑、社会的畏惧。部分捐献者在完成后捐献后,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代言人,科普知识的宣传者,志愿服务的参与者,他们或在课堂上宣讲,或到各地跑马拉松,或参加故事分享会,或参与宣传片拍摄,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加入这支爱心队伍。 来自杭州的林进军在交流中说道:“捐献后,不是划了个句号,而是公益之路的开始。”多位捐献者也表示已加入了当地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以自身力量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 捐献者们还对捐献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宋林佳:不但要继续加大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的力度,更要正面回应社会上的各种误解。 牛朝晖:对捐献者获得政策奖励表示赞同,积分落户等优待政策有助于鼓励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捐献的队伍。 陈德坤:获得“红十字公益之星”荣誉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将在今后身体力行,做好造血干细胞知识普及宣传,带动更多的人加入爱心队伍,造福患者…… 每位“红十字公益之星”代表都怀着满满的感动进行了发言,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捐献经历和捐献后的感悟,更多的是对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发展的期望。交流会上掌声不断,笑声此起彼伏…… 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黄元龙参加座谈,代表省红十字会向捐献者表示感谢。要求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和各级红十字会要认真落实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关爱政策,加大宣传动员工作,提高社会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知;希望捐献者们不忘初心,积极参与各项红十字志愿服务,推动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感谢马庆喜、裘可杰、曹丽惠、解阳建、袁宝勤等志愿者的资料照片提供、张婷编辑支持。
阅读 759 次
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听他们怎么说

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听他们怎么说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 “我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我的身体不但没有造成影响,还让我有了更好的生活习惯,我想通过我的经历告诉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于己无害,于人有利,希望有更多热心人能加入进来。”4月21日下午,在宁波镇海举行的省红十字公益之星表彰座谈会上,来自温州的捐献者金豪率先讲述了自己捐献后的经历。 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已经开展15年,已有400多位捐献者,他们挽救了一位位病重患者,给一户户家庭带来希望。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还存有一些误区:是不是要抽骨髓?会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有没有可能影响生育?是不是医生很少会去捐献?……一个个问题,至今还困扰着很多人。 4月21日下午,我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58位捐献者,齐聚宁波镇海,接受省红十字会“红十字公益之星”荣誉表彰,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大家的疑虑,宣传大爱行为。 要抽骨髓?过程类似于献成分血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在问我,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不是要抽骨髓,我想让更多人知道,真的不是抽骨髓,其实和献成分血差不多。”来自云和县白龙山街道的吴伟忠说,去年6月,他瞒着妻子来到杭州献了造血干细胞,救治一位广东的白血病患者,也成了云和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刚开始,吴伟忠也以为是要抽骨髓,然而整个捐献过程下来,他觉得除了前期的高分配对、体检、和打动员针时间比较长之外,捐献过程和献成分血类似。 吴伟忠说,他的妻子知道他去献造血干细胞后,还和他赌了好几天气。“不过她看我的身体恢复挺快的,不仅原谅了我,现在也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并说服了我们周围好几个人一起加入中华骨髓库。” 来自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姚敏刚刚成为我省第4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回忆起一个多月前的捐献,他说,等待的时间比较长,在打动员针的过程中,会有些肌肉酸痛等不适反应,但这种反应并没有一些人说得那么夸张,大多数人都可以忍受。 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余杭捐献者黄钢锋说,由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又称中华骨髓库等原因,相当多的人都误以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抽骨髓,他现在每天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希望更多人能够消除这一误解。 而对于医生很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说法,座谈会现场,众多医务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予以回复。截至今年3月31日,全省401位捐献者中,医务工作者76人。“作为医生,我们掌握更多专业的知识,我们自己带头捐献,会起到更好的社会效果。”来自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徐盛杰说。 会伤身体?捐献后甚至身体更棒 “现在,老是有人问我身体怎么样了,刚捐献完那几天,家里人甚至还会半夜起来看看我是不是正常,我想说,我的身体棒棒的。”来自瑞安的捐献者黄骥说,捐献完没几天,他就去上班了,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影响。 捐献完造血干细胞后多久会恢复,曾两次成功捐献的黄钢锋也对全省近百位捐献者进行了调查,基本一周到半个月都会恢复,没有发现谁有后遗症。 因捐献造血干细胞而成网红的富阳捐献者许艾菲坦言,当时也曾有亲友担心,作为未婚女孩的她,捐献会不会影响她以后结婚生孩子。“富阳区红十字会用一个身边的例子打消了我的疑惑,之前一位女性捐献者,没多久就生了二胎。” 而对于很多捐献者来说,因为捐献前需要一个比较良好的身体状态,他们会戒掉吸烟、熬夜等坏习惯,同时加强锻炼,很多捐献者把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了下来,让身体越来越好。 “我现在每天要打3个小时篮球,别看我30多了,体能和力量比20出头的小年轻好。”来自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捐献者王德光笑着说。 有何心愿?希望受捐者健康快乐 由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受捐者,互相不能认识,但最让捐献者们牵挂的,还是那些受捐的患者。 “我的造血干细胞捐给了另一个人,我和他(她)之间,就有了一种缘,我很想知道,对方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其他我可以帮助他(她)的地方。”来自舟山普陀捐献者李盛姿的一席话,也反映了很多捐献者的心声。 “我经常会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问我的身体情况,其实我想说的是,我的身体非常好,但我更希望受捐者同样也能身体好起来。”来自建德的张华说,希望能够通过合适的方式,了解受捐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 捐献者在捐献过程中,相关的体检、住宿费用由受捐者承担,多位捐献者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减轻对方的经济压力。“我也接触过一些血液病患者家属,他们经济压力都很大,我们捐献是付出爱心,不要求回报,住宿餐饮等费用,能不能尽量地帮患者节省。”许艾菲说。 捐献者们都表示,今后将继续积极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各项志愿活动,利用自身捐献的经历,做好社会宣传工作,让周围更多的人理解、支持和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让这项充满大爱与阳光的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陶竞在听取"红十字公益之星''的交流座谈后,代表红十字会向大家表示感谢。她希望下一步,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管理中心和各级红十字会,继续做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褒奖政策的落实,宣传动员全社会来关心关注捐献工作,优化捐献者服务,推动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来自: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晨辉
阅读 1,649 次
捐献造血干细胞,点燃生命希望
心髓我动 爱心捐献“跑”进镇海九龙湖马拉松

心髓我动 爱心捐献“跑”进镇海九龙湖马拉松

参加马拉松跑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们一起合影。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伤害,我是6年前捐献的,之后每年都参加马拉松,成绩一年比一年好。”4月22日上午10时,用了1小时59分钟跑完半程马拉松的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靳毅,就向周围的人宣传起造血干细胞捐献。 当天上午,2018九龙湖半程马拉松赛在宁波镇海开跑,由于红十字会的深度参与,让这场马拉松跑充满了爱心与温情:不仅有众多红十字志愿者参与赛事的组织和保障,更有全省200多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参加比赛。 “器官捐献,生命永续”“造血干细胞捐献,我行你也行”“心髓我动,爱心相传”……上午8时,比赛开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们举着红十字会旗,喊着爱心和奉献的口号,从人群中跑过。 红十字志愿者们举着旗帜奔跑,马拉松赛道上,飘满了红十字的会旗。 这些作为运动员的爱心捐献者们,以自己出色的比赛成绩,向大家证明: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多位捐献者都跑完了21.0975公里的半马全程,除了靳毅外,2017年首位捐献者、宁波江北区的王蔷,也跑出了2小时15分的成绩,位于女选手前列。上百位器官移植受者也参加了比赛,展示身体恢复状况的同时,向器官捐献者表达诚挚谢意。 记者从省红十字会了解到,这场马拉松赛的运动员报名费收入,有一部分将用于资助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的孩子就学。2016年4月,省红十字会又与宁波镇海区政府共同设立“爱跑基金—博爱项目”,结合九龙湖(宁波)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通过公益招商的形式,由捐赠方每年捐献21.0975万元((半程马拉松距离数))作为基础基金,专项用于在浙江省行政区域内实现人体器官捐献或在省外实现人体器官捐献的浙江籍困难家庭孩子的就学资助。 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孩子助学项目自设立以来,累计已助学245人次,发放助学款56.1万元。“今后,我们还将通过参加马拉松、公益毅行等多种活动,宣传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帮助有困难的捐献者家庭,为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陶竞说。 来自: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晨辉
关爱生命   为爱奔跑

关爱生命 为爱奔跑

关爱生命   为爱奔跑 ——省红十字会积极参与2017九龙湖(宁波)国际马拉松赛慈爱主题系列活动 关爱生命,为爱奔跑。4月22-23日,省红十字会组织我省部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器官捐献者家庭成员、器官移植受者代表和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等200余人,齐聚2017九龙湖(宁波)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举办地,积极参与赛事期间慈爱主题系列活动,以马拉松“慈爱”主题迷你跑、媒体吹风会、分享会和“公益之星”座谈会等形式,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传播“我健康,我快乐”的生命理念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黄元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爱心大使郑培钦,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者中心(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季云松、宁波市以及镇海区红十字会相关领导参加活动。 [caption id="attachment_1623"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奔跑的红十字[/caption] 4月23日上午,九龙湖赛场洋溢着呐喊助威声和欢声笑语,共有10000余名来自海内外的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跑者参加了比赛。红十字会组织的4支方阵,穿着统一服装,手持红十字会会旗和宣传标语,刚一亮相,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在迷你跑赛道上,百人齐喊“造干捐献,生命接力;器官捐献,生命永续;红会精神  永放光芒……”等口号,传递“爱心接力、生命不息”的人道理念,整齐嘹亮的口号声响彻在3.7公里的迷你跑赛道上,不仅受到赛道外观赛群众的喝彩,同时还引来了相关新闻媒体记者的注意,主动对有关人员进行了采访。红十字方阵成了当天赛场上最独特靓丽的一道风景。而房友荣等8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靳毅则以特殊选手身份,身着贴有造血干细胞捐献和器官捐献宣传标语的赛服,坚持着跑完了21.0975公里的“半马”全程,与比赛终点站的“两捐”宣传志愿者一起,将原本已颇具声势的宣传活动推向了高潮。 [caption id="attachment_1624"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红十字方队[/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1625"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跑到终点的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1626"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跑到终点的造干捐献志愿者[/caption] 事实上,这已是省红十字会连续第三年参加镇海马拉松赛事。在赛事期间,将“两捐”宣传工作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以“大公益”的理念实现品牌的强强融和,形成了以宣传“两捐”知识为主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公益活动。 今年“慈爱”主题依然贯穿整个马拉松赛的系列活动之中。4月22日下午,为帮助人体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的孩子,浙江省红十字会、镇海区红十字会,邀请了新闻媒体、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器官移植受者一起,分享爱心传递与生命价值的感悟,通过慈爱新闻吹风会,号召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携手帮助这些有大爱家庭的孩子,积极营造向善有爱的大氛围。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黄元龙出席了新闻吹风会,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者中心(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季云松和宁波市镇海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沈思分别就2016年博爱助学项目执行情况向媒体记者作了介绍。 [caption id="attachment_1627"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捐献者家庭代表出席吹风会[/caption] 在慈爱媒体吹风会同时进行的,还有在镇海海尚大酒店召开的省红十字会第九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座谈会。来自全省各地的74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代表和部分志愿者代表、红十字会“两捐”工作人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对我省第269例至343例共75名荣获“第九届红十字公益之星”荣誉称号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进行了表彰。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黄元龙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caption id="attachment_1628"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公益之星合影[/caption] 4月22日傍晚,在九龙湖(宁波)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分享会上,黄元龙和宁波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巡视员周枝法对人体器官捐献者孩子代表进行了慰问,为他们送上了书籍、运动鞋等慰问品。红十字形象大使、著名歌唱家郑培钦的一首《你在人群中》,则唱出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声,引发了全场强烈共鸣,不少现场的志愿者、捐献者和受捐家庭代表为此而感动的热泪盈眶。 [caption id="attachment_1629"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 迷你跑终点合影[/caption] 救人一命,功德无量;点滴爱心,聚爱成海。近年来,我省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止到2017年3月31日,全省已累计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343例(其中2017年1-3月份14例);累计实现器官捐献670例(其中2017年1-3月份53例),共捐献大器官2029个,挽救了2000余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人体器官捐献者以他们的大爱善举,使人道的光辉更加灿烂。 来自:省红十字会
第八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座谈会在宁波镇海召开

第八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座谈会在宁波镇海召开

4月23日下午,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者中心(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在宁波市镇海区召开了第八届“红十字公益之星”座谈会。过去的一年,彭海平等39人,为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点燃他人生命的希望,荣获“红十字公益之星”荣誉称号。 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高翔参加座谈会,并为第八届“红十字公益之星”颁发荣誉证书。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分享了各自的捐献经历和感受。高翔高度赞扬了各位捐献者为挽救素昧平生者的生命无私付出的大爱善举,并希望捐献者们以后能继续关心、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共同把这件关乎生命的公益事业做好做强。 救人一命,无损健康。点滴爱心,聚爱成海。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有270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资料库入库志愿者资料5.97万人份,库容使用率在全国名列前茅。 摘自:浙江红十字
阅读 80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