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警察的“双面人生”

2020-05-30 09:17  阅读 5,195 次 评论 0 条

靳毅今年47岁,现任浙江省第四监狱生活卫生科科长。

2019年9月,他在北京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接受了表彰,却是因为另一个身份——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

2010年,靳毅在一次献血时碰到了余杭区红十字会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和志愿者征集活动,由此开始了和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的“缘分”。

不过在此之前,他已经献血18次。

造血干细胞被称作“生命的种子”,在临床治疗中,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比如白血病。

靳毅主动去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确认这种方法确实可以救人、并且不会对自己的身体有伤害后,便填写了志愿捐献登记表,留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未曾谋面的白血病患者

因他重获新生

2012年1月底,靳毅接到浙江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称他的血样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之后,他又顺利通过了高分辨率配型。

根据国际惯例,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和患者之间采取双盲原则,也就是说,靳毅不会知道自己救的是谁。但他心里明白,自己是这个陌生人唯一的生存希望。

2012年6月25日,通过注射9针动员剂,靳毅躺在床上近4个小时,完成了生平第一次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捐献前,医生告诉靳毅,以他的身高体重,一次采集的量可能不足以挽救病人。

第二天,靳毅又进行了第二次采集。

最终,在经历了住院6天、动员剂注射11次、双臂血管取样和采集穿刺8针,先后两次共历时5个小时的采集后,靳毅成功采集造血干细胞悬混液282毫升。

就这样,靳毅成为全国第2867例、浙江省第10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首位浙江省司法干警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2016年以后,靳毅坚持每过14天间隔期,就去献一次血,多年来从未间断。目前,他已献血90多次,总献血量达3万多毫升。

除了捐献

他想做得更多

在救助了白血病患者后,靳毅加入红十字会成了一名志愿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发动更多人加入进来,也希望更多患者能更加顺利地得到救治、尽快康复。

为了这个目标,他和团队成员一起,付出了许多努力:

  • 借马拉松宣传

2019年11月3日,杭州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超过36000名选手参赛,靳毅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的队友们也参加了这次比赛。

早上五点多,靳毅和队员们出发赶往现场,十几名队员统一服装、统一口号: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行,你也行。

这一行动开始于2017年——当年,靳毅在参赛服装上贴上标语的举动,带动了志愿者团队里其他跑马拉松的捐献者,有十几个人自发穿上了印有标语的参赛服。

  • 成立造血干细胞护送队

在捐献者完成捐献后,造血干细胞要尽快送到患者所在医院,进行移植,这中间需要由专人护送。

为此,服务队从浙江省已有的两三百个捐献者里挑选了一部分有时间、有精力的志愿者组成一支护送队,专门承担运送工作。

2016年1月9日,靳毅被推选为浙江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和护送队队长,协调省内每一次捐献护送,他自己也会利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坐着火车或飞机参与护送。

目前,服务队累计护送造血干细胞93次,到达全国17个城市,累计护送里程10万多公里,把生的希望护送到全国各地的患者身边。

一面是监狱警察,严谨认真、忠诚为民;一面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把公益当做自己的生活方式。靳毅用他的“双面人生”告诉我们:延续生命的长度,更要拓展生命的宽度。

点击观看 CCTV-12《道德观察》《信仰与力量》之《我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靳毅》完整视频

来自:CCTV-12 "道德观察 "公众号

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地址:https://www.hscd.org/archives/x106-12.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生命因您而精彩的公众号,公众号:zjhscv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管理员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